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
评选结果名单公示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选树和宣传无锡青年中的先进典型,2 月初至 4 月中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 15 家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 评选活动。经过多轮初选和现场答辩终选,目前 10 名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10 名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 提名奖初定名单已经确定,现面向社会对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2022 年 4 月 22 日至 2022 月 4 日 26 日。对公示人选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向评选组织委会或市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组反映。
联系电话:
评选组织委会办公室:
0510-82720381
市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
0510-81824625
电子邮箱:
2720381@163.com
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峰,男,1984 年 8 月生,硕士研究生,九三学社社员,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曾先后就职于美国国家仪器、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是阿里云数加大数据平台创始人、阿里云 ET 工业大脑创始人。2019 年被评选为新华日报十大封面人物、江苏省互联网十大新锐人物。在他的带领下,雪浪数制团队获国家工信部所属中国信通院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功能性能测评 15 强、江苏省首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无锡)银奖产品、江苏省双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等荣誉。目前,公司己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累计正式签约制造业客户千余家。
冯浸,男,1983 年 1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无锡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中级社工师。他是无锡市社会工作领域的先锋代表,多年来他坚守在服务第一线,本着 " 服务对象利益最大化 " 原则,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全心全意为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奉献着青春和热情,服务孤残儿童,陪伴着孤儿的成长,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专业理论,10 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之中,无论是个案案例还是理论研究都多次获得部、省级奖项。曾先后获评江苏省首批 " 最美社工 " 和 " 无锡市劳动模范 "。
朱烨,男,1984 年 2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软件部党委书记、部长。他是一名出色的 " 复合型 " 管理者和软件技术专家,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软件、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款航空动力控制嵌入式操作系统,带头攻关并突破航空发动机运行数据挖掘和智能诊断技术,自主研制 " 产品全生命周期性能管理平台系统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多款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研发工具链的自主研制。曾成功申报 5 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得多项授权专利,2 篇论文被 SCI 收录,2 次获得集团科技进步奖。
刘君,男,1985 年 6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组长。他是江苏省第六期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培养对象第三层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参与了国家 " 十二五 "、" 十三五 " 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完成市科技局、卫健委科研课题 4 项,获得发明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7 篇。2020 年新冠疫情突发,他成为抗击新冠第一梯队成员,投身到新冠核酸检测及负压病房所有接诊患者的标本检验工作中去,他抗疫科研两手抓,参与了李兰娟院士团队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结果获国际医学顶级期刊收录。
吴子岳,男,1986 年 1 月生,博士研究生,群众,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是医用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青年科学家、企业家。读博期间,研究成果获得磁共振领域青年类最高奖。毕业后,他拒绝了美国多家医疗以及互联网公司的优厚邀约毅然回国,四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国内一家技术领先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期间,作为当年最年轻的入围者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2019 年他回家乡无锡创业,2 年时间获一线风投融资近亿元,为家乡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曾获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秀企业、江苏省青年双创英才、无锡市太湖人才。
吴澄舒,女,1996 年 8 月生,大学本科,共青团员,江苏女子足球队队员。她是我市自主培养的运动员,2020 年入选女足国家队集训名单,2022 年入选亚足联印度女足亚洲杯中国队名单。2022 年 2 月 6 日,中国女足时隔 16 年再夺亚洲杯冠军。她决赛首发上场,中场稳定发挥,助力队伍夺冠。此前,在半决赛中,中国队遭遇强敌日本队,她于下半场贡献关键一球,助力中国女足扳平比分、晋级决赛。中国女足问鼎亚洲,她作为女足国家队一员、作为无锡运动员,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诠释了中国女足不屈不挠的作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家乡争得了光彩!
张伟,男,1988 年 9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他从事深海装备研发 10 余年,先后承担了 " 蛟龙 " 号、" 深海勇士 " 号和 " 奋斗者 " 号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制工作。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在深海装备的智能控制、供电安全性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他奋发有为,勇挑重任,承担 " 深海勇士 " 号和 " 奋斗者 " 号载人潜水器的主驾驶和潜航员教练重担,为我国深海载人装备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船集团青年拔尖科技人才,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
郑冰清,女,1995 年 12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是无锡市最美新型青年农民,在研究生期间,重点参与了长江特色珍稀鱼类、濒危淡水贝类及淡水石首鱼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攻关等研究课题,先后共同参与发表论文 4 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在国家开展 " 长江大保护 " 的号召下,先后突破紫黑翼蚌养殖、鲥鱼高质量培育等难题,率先在水产养殖领域使用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促进传统养殖向智慧渔业转型。她积极参与和投身长江珍稀鱼类人工繁养和放流保护实践,获央视报道,曾获评 "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
谈燕华,女,1987 年 10 月生,大学本科,群众,谈燕华紫砂工作室负责人。她幼时因跟骨骨折未能及时医治,留下了后遗症,但她并未向生活屈服,而是加入了坐式排球球队,得益于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毅力,她被迅速选入国家队,并在 2004 年残奥会上以主攻身份,带领中国队一举夺魁。四年之后,她成功卫冕,并成为国际赛场上的强力主攻、三届残奥会坐式排球金牌得主。退役后,她回到家乡从事紫砂制作,其作品古朴大方,形神兼备,正如她那质朴无华、迎难而上的品格。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她也时常鼓励像她一样的残疾人勇于面对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困境儿童走出阴霾、努力生活!
翟齐啸,男,1987 年 12 月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为解决国产益生菌的卡脖子问题,他遍访中国 " 长寿村 " 寻找最适合国人的益生菌种,建成我国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资源库之一。授权了 50 余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利菌株,与光明乳业等龙头企业推动益生菌资源产业化,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国际垄断。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重大项目 11 项,入选农业农村部 "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江苏特聘教授。他充分发挥 " 双带头人 " 教工党支部书记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所在支部获评江苏省 " 高校特色党支部 "。
第十九届 "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 提名奖
(以姓氏笔画为序)
↓↓↓
代星,男,1987 年 1 月生,硕士研究生,群众,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两机制造事业部技术总监。他是国内 " 两机 " 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顶尖青年人才,2009 年起参与国家 973 专项复杂曲面制造理论基础研究,2012 年跟随丁汉院士来无锡创业,与无锡产业需求相结合,开发数 10 项两机加工专利技术,完成国内第一款自主可控两机加工仿真 CAM 软件研发,实现该领域国内工业软件 " 零 " 的突破。曾获评 " 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 " 百优 " 人才、无锡市 " 太湖人才计划 " 顶尖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无锡青年五四奖章 " 集体和无锡市 " 青年双创英才 " 等荣誉。
杨宽,男,1994 年 3 月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宜兴市龙隐溪山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活用农村土地、宅基地 " 三权分置 " 政策,主持了宜兴市龙隐江南度假民宿项目建设。在日常运营中,他与村镇、村民签订三方协议,租用闲置老房进行改造,盘活闲置资产,先后投入 1600 余万元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同时给当地农村中老年村民群体提供再就业岗位。他创立文创及土特产品牌,直接带动村民年收益超 200 万元,探索出一条符合宜南山区现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曾获 "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江苏省 " 最具创新力 " 创业先锋、江苏省 " 创青春 " 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张愈龙,男,1988 年 12 月生,大学本科,民建会员,江苏水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热心公益,无论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的慰问还是郑州洪灾时的帮扶,他都全力以赴,先后捐赠物资超 20 万元。他勇于担当,不断创新,自主研发的锅巴设备获得发明专利,为该类产品开发提供了可行性的借鉴方案。他注重团队,成绩斐然,在队伍中担任各种重要角色,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大赛,曾获 " 创响无锡 " 全民创业大赛初创企业组 " 最佳团队奖 "、" 创响江苏 " 二等奖等荣誉。企业曾获改革开放以来休闲食品行业新锐企业奖、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无锡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陈敏,男,1987 年 6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第二研究部副部长。作为航空工业雷达所天线系统设计师,他从事机载雷达型号研制和预研课题技术攻关的相关工作,涉及机载火控雷达、对海搜索雷达以及电子战等多个领域,突破了超薄超轻天线阵面、超宽带天线阵列以及超大功率有源干扰相控阵天线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多年的努力钻研,其技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获得多方的肯定,累计获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以及航空工业雷达所科技进步奖 4 项,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 6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项。
邵焜琨,男,1987 年 4 月生,硕士研究生,民建会员,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董事总经理、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挂职)。作为一名海归青年人才,毕业后,他毅然回国从事绿色产业相关工作。在他的推动下,国合基地成为 "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 " 合作机制下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探索打造技术全要素综合服务平台,与 "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 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国合绿材援建火神山医院,国合凯希服务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白洋淀水环境治理项目,国合菲力参与实施长江大保护嘉陵江段重点项目五排水库水环境治理。
明雪飞,男,1986 年 3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作为一名央企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带领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组织建成国内首条特种用 12 英寸晶圆级封装生产线,国内最早发布晶圆级微系统扇出集成工艺 PDK。他牵头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预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2021 年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他研制出了国内首款 1500Pin/2000Pin 气密性陶瓷封装电路等 4 项国内首创技术,带领团队研发攻克高密度特种基板核心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在负责企业经营期间,企业获评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等称号。
姚菲,女,1982 年 11 月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无锡市侨谊古运河中学副校长。她坚守一线辅导员工作 17 年,致力于少年儿童阶梯式政治启蒙路径研究,带领青年团队创新实践,打造多个在省市具有影响力的团队工作品牌。她业务、科研能力突出,6 篇学科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是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德育工作能手。她是市中学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先行者,先后赴新疆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全市多个县区进行辅导员培训十余场,引领一大批骨干辅导员扎根基层 "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曾获评 " 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 江苏省中学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 "" 无锡五四青年奖章 " 等荣誉。
祝靖,男,1986 年 8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无锡安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半导体芯片技术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技术专家及成果转化的创业带头人,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高端智能功率驱动芯片与模块的国产化,相关技术成果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获发明专利 30 余项、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本,成功将科技成果落地实现产业化,为家电、工业、新能源领域提供设计和定制化服务,充分发挥在智能驱动芯片技术研发的优势。曾获评无锡市 " 太湖人才计划 " 创业领军人才、2021 年无锡市瞪羚企业。
徐静超,女,1983 年 11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她办案能力精湛,从检 11 年来,办理各类案件 300 余件无一错漏,成功办理一批有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她创新意识强,在全市率先出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的试行办法》,为全市、全省及全国强制报告制度出台提供蓝本,在省内率先出台涉企案件办案影响评估《实施细则》,稳妥有序当好企业合规先行者,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涉税案件企业合规工作衔接办法》,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3 项机制获省市检察院推广。曾获评全国 "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 全省检察机关新时代优秀检察官 "" 无锡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 等荣誉。
寇丹,女,1983 年 4 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新媒体中心动画部主任。作为新媒体产品创研策划师,她深耕原创动画 12 年,与 6 名动画人员一起积极创作主旋律作品,讲好无锡故事。她主持创作的 7 部作品,4 部已在 CCTV14 少儿频道播出。作品共获国家级、省级、全国行业和市级奖项 60 余个,累计获得项目资金 1600 万。她始终守正与创新,研测 AI/VR/AR 技术,带领团队执行 AR 技术《增强现实 4D 智能城市平台图形识别项目》项目、VR 技术《无锡城市 VR 全景》项目、AI 技术《小博说两会》项目等国家、省市级重点创新创优项目的技术执行研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达标。
来源:团聚无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