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4-24
书写绿色文章 铺展生态画卷!贵阳贵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五年(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阳贵安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哪里来的人,都会为之点赞。

翻开贵阳贵安过往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单,数据格外耀眼: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55%,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 98.9%,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 100%…… 这些数据,是贵阳贵安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最好的佐证。

过去五年,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核心,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序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向人民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

唱响绿色旋律

徜徉在风景如画的贵阳贵安,蔚蓝的天空下,高楼难掩绿意,水岸芳草茵茵。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城市已被郁郁葱葱的生命之绿所覆盖。

在观山湖区窦官安置房社区公园的树林里,许多老年人正伴着舒缓的音乐打太极拳。" 以前,早饭后想散步都不知道去哪里好。现在家门口有了公园,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了。" 市民何百荣说。

" 家门口就有公园 " 是贵阳市 " 见缝插绿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五年来,贵阳贵安相继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 660 个,全市大、中、小、微各类公园达 1025 个。

如今,绿色生态已俨然成为贵阳贵安的 " 烫金 " 名片。这名片之所以熠熠生辉,得益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

过去五年,贵阳贵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 年 9 月 29 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 " 时间表 " 和 " 路线图 "。这一年,贵阳贵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 93% 以上,南明河治理顺利实现除臭目标;新增城市公共绿地 112 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 48.66%,生态优势变成了环境优势、发展优势。

2021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贵州,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贵阳贵安再次迈出铿锵步伐,2021 年底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做到生态立市。

2022 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贵阳贵安抢抓新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贵阳贵安凝心聚力强生态,力争到 2026 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 55% 以上,不断提高森林质量,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 95% 以上,主要河流和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守护绿水青山

" 水变干净不少。" 从小,郭明英就生活在南明河边,眼见南明河重现澄澈,她感触颇深。在她看来,这几年,南明河治理取得了实效," 环境好了,在河边散步非常惬意。"

从 " 黑臭河 " 到 " 清水河 ",贵阳贵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力推动南明河污染整治,使南明河顺利实现从 " 失去生命 " 到鱼翔浅底的华丽转变。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过去五年,贵阳贵安多措并举坚决打赢打好大气、水、土壤、固废、农村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水源地保护、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劣五类河流治理等攻坚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扬尘污染整治,着力整治车辆尾气,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天更蓝。2013 年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78 天,2015 年达 324 天,近两年稳定保持在 360 天以上,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水更碧。新建污水处理厂 32 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227.6 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 98.5%,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南明河复现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全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排查整治,实施金钟河流域和南明河流域生态补偿,对全市 2388 个河流排口进行溯源分析。

地更绿。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达 2700 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陆续开展重点行业及 199 家重点企业的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全市 240 个加油站的防渗改造,并开出全省第一张土壤环境执法罚单。

望大山,绵延起伏,群山叠翠;看江河,奔腾流淌,水鸟蹁跹。如今的贵阳贵安,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而这绿水青山的背后,是全市干部群众坚定的守护。

释放生态红利

在生态价值转化应用的道路上,将无形的生态资产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价值是一道必答题。

在贵安新区占地近 6000 亩的羊艾茶场,每到采茶季,周边的农户都会在农忙之余前来采茶,采得快的,一天有 100 多元的收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 5000 多人到茶场采茶。

羊艾茶场带动农户增收,只是贵阳贵安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过去五年,贵阳贵安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抓绿色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农业、工业、旅游纷纷向绿色进发。

农业向绿色升级。突出 " 稳粮、保供、优种、联工 ",全力推动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绿色化、加工业链条化、农文旅融合化、种苗业高端化,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 122.5 万亩、产值 107.6 亿元,实现了美丽与经济的双赢。

工业向绿色转型。纵深推进 " 千企改造 "" 千企引进 "" 万企融合 ",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日趋合理,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特色食品、健康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示范项目和工程,现在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提高到 4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1.7%。

旅游向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不断丰富 " 爽爽贵阳 " 的品牌内涵,让市民和游客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首获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荣誉,让 " 爽爽贵阳 " 誉满天下。

不仅如此,贵阳贵安还深度挖掘 " 绿 " 的价值,开启价值互换,创新 " 两山 " 转化路径。

推动 " 生态资源 " 向 " 生态价值 " 转化。积极实施单株碳汇项目,把群众拥有的符合条件的林地资源,以每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作为产品对外销售,公众通过购买碳汇量来抵消日常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额资金将汇入对应林户的账户,以此帮助林户增收,实现价值转换。

推动 " 绿水青山 " 向 " 金山银山 " 量化。明确以林下种植为切入口的发展思路,先后建立贵阳市顺海国有林场林下红托竹荪示范基地、贵州南山花海中蜂林下综合养殖基地、开阳水东乡舍森林康养基地、修文桃源河景区森林康养基地等众多示范基地,有力带动贵阳贵安林下经济发展。

前不久,贵阳市一企业开展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对修文县、息烽县、清镇市的 5 个贫困村、4.83 万株树木进行线上 " 定向购碳 ",购碳总金额 14.28 万元,这些购碳收入全部汇入农户手中,5 个村的 109 户贫困户户均增收 1300 多元。

乘风踏浪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看山山绿,望水水清。现在的贵阳贵安,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释放经济价值,风光旖旎的生态画卷正在铺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张晨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