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去年新收案件 15244 件,审结案件 14297 件,均创历史新高。4 月 24 日,在第 22 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发布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 年)》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21 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判质效显著提高,新收案件 15244 件,审结案件 14297 件,法官人均结案 530 件,同比分别增长了 10.95%、17.51% 和 4.5%,均创历史新高。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 90.13%,同比提高 7.09 个百分点,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 2.88%,同比下降 0.89 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该院制定一审外观设计专利案件速裁指引,上线全要素审判智能辅助系统,全年分别办结一审、二审速裁案件 1441 件和 5137 件,平均结案周期仅为 98 天和 61 天。此外,诉前成功调解案件 1988 件,同比增长 97.81%,调解成功率 36.15%,快速化解了一大批知识产权纠纷。
白皮书指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保障 " 双区 "" 两个合作区 " 建设。加强对前沿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对涉及信息通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植物新品种等前沿领域和高新技术纠纷案件的审判,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措施,探索先行判决、" 判决 + 禁令 " 等创新形式。如在天源公司与国芯公司等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中,就侵权事实部分作出先行判决,判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避免了权利人的损失扩大。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公正合理确定权利保护边界,依法保障创新创造空间,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如在美利肯公司与徐州海天石化公司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依法规制优势市场主体滥用权利,维护了我国企业应有的创新权益。
同时,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专利案件无效优先审查机制,在佛山、东莞等地巡回审判法庭设立法官工作室 4 个,筹建广东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健全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据悉,本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涵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服务新兴产业、惩罚性赔偿、规制权利滥用等诸多领域,涉及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案件类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喜茵 通讯员吴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