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 月 23 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泰象工贸家具厂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加急生产一批亟需交付的沙发家具产品。据悉,这批订单来自马来西亚,需要在 1 个星期内赶制出来并运输至广州港出口。
陆港携手,南康家具 " 飞 " 向世界
" 中国实木床,三分南康造。" 南康家具产业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历经近 30 年发展,逐步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南康显然已经从家具小作坊蜕变成了现在的千亿产业,其实,被誉为 " 中国实木家居之都 " 的南康区,林木资源却较匮乏,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产品销售还远离市场,南康到底是怎样实现 " 买全球木材,卖全球家具 "?
广州港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市场信息,通过加强与赣州国际陆港的合作,引货入港,双方在加密开行赣州国际港与广州港铁海联运班列,推动赣州国际港与广州港 " 同价到港、同价起运、同效率服务 " 的 " 三同 " 口岸合作新模式。
此外,支持南沙港铁路运输建设,提升海铁联运效率,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深入与企业沟通对接,提前了解企业进出口计划和班轮靠泊时间,积极协调码头、船代、货代等口岸通关主体合理规划通关作业,加强通关物流环节衔接。指导企业应用 " 提前申报 "" 收发货人免于到场查验 " 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举措,提升通关手续办理效率。
2 月 8 日南沙港南站铁路开通,广州港率先启动了江门北、赣州的上行班列,同时积极筹措从内地连接南沙的下行班列。3 月 16 日,装载着赣州家具集装箱的 " 东方卡提妮 " 轮从广州港南沙港区徐徐离港,驶向马来西亚槟城," 赣州 - 南沙 - 东南亚 " 海铁联运出口新路径开通,打通了连接赣州等内陆地区的进出口双向通道。
" 南沙港铁路真是及时雨!受疫情影响,我们的进口木材在海上难以预估到厂时间,工厂紧缺部分规格件启动生产作业,所以已到港货柜清关后的内陆段运输尤为重要,今年开通的南沙港铁路仅需要 2 天时间就可以把木材从南沙港口送达到我们赣州,真正实现同港同价同服务的‘三同’意义。" 江西晟发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山说。
今年一季度,南康家具通过南沙港铁路进口原材料 1200 个箱,生产的家具出口产值近 10 亿元人民币,远销欧洲、美国、非洲等国家。德正货运代理公司代理了南康十余家木材贸易和家具工厂原材料进口和家具出口物流运输,总经理吴明锋对记者说 "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对原材料的运输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司在南沙代理的进口木材原料,到赣州地区需要通过驳船中转再转铁路运输,全程时效大约 7 天,南沙港铁路通车以后,南沙港海铁班列在保证运输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能在时效上节约 2-3 天,越来越多的进出口客户开始转向选择南沙港的海铁联运物流模式。"
陆海通道,把 " 出海口 " 搬到湖南企业的 " 家门口 "
2021 年 10 月 24 日,湘粤非铁海联运首批次运输的 86 个集装箱、约 1935 吨援非粮食成功运抵蒙巴萨港。自 9 月 15 日湘粤非铁海联运首列成功运行,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已成功发运 20 多列,主要以出口粮食、汽车配件、化工品、稻种和工程机械等货类为主,并在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的支持下,结合南沙港实际,通过实现全程提单,一票到底,提供 " 腹地对腹地 "" 门到门 " 的物流服务,让湖南腹地到非洲东部港口的全程运输时间缩短至 20 天左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首列 " 湘粤非铁海联运 " 通道进口列车从广州南沙港站发车 , 该批进口粮食通过海运班轮大船在广州南沙港靠岸 , 完成清关后搭上 " 南沙港 - 株洲 " 的铁路班列 , 实现海运和铁路无缝衔接 ,48 小时即抵达株洲。
湘粤非通道通过开行 " 株洲 / 衡阳 - 南沙港 " 双向铁海联运班列,将南沙港区班轮航线和口岸功能延伸至株洲、衡阳,实现班列运行。相比传统江海联运,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在总体运输时效上可缩短 10 天左右;相比公路运输,国内段运输费用可降低约 60%,具有时效比水运快、成本比公路低的综合优势,实现湖南与非洲、亚太、拉美等地区和国家的无缝衔接,大大促进了创新要素、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在湖南充分涌流,形成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利益共同体,推动物流运输发展和产业延伸。
湖南霞凝内陆港是一家立足湖南打造对非经贸物流通道的企业,今年以来,该企业利用湘粤非通道平台优势,在湖南当地积极揽货,与广州港成功牵手完成了南沙港南站首列大米海铁联运业务,组织发运了吉利配件、醴陵陶瓷以及农产品、箱包等货物。湖南霞凝内陆港公司商务总监黄文告诉记者," 以往湖南的货物只能通过铁路达到黄埔,再驳船到南沙或者香港,南沙大港优势并未得到突显。随着南沙进港铁路的开通,时效上大大提升,湖南客户充分感受到了 " 湘粤非 " 新通道的红利。我们都非常看好内陆市场,也将不断努力,提质上量,打好前站,争取 " 湘粤非 " 通道年发运量突破 200 列。"
据悉,截至 4 月 18 日,广州南沙港铁路海铁联运量已累计突破 1 万标准箱。在起步经营阶段,广州港旗下物流公司坚持防疫、生产双统筹,积极关注客户需求变化,为客户量身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大力推进大宗货物 " 公转铁 "。开辟了南沙港至内陆地区粮食、木材、汽配等多条绿色通道,推动海铁联运业务量快速提升。广州港海铁联运箱量完成 6.5 万标箱 , 同比去年增长 26%。
近年来,广州港积极向内拓展,打造 " 铁路 + 海运 + 国际段内陆物流 " 的多式联运通道,不断深化加速与云贵川渝、江西、湖南等省份互联互通。目前全港海铁联运班业务辐射全国 9 个省市、42 个地级市。同时广州港积极推进模式创新,通过深化与中国铁路广铁局集团的合作,合资成立广州港铁国际物流公司,联合市场营销,获批南沙港至泛珠三角 7 个省市的精品下浮政策及全国普惠性下浮政策。积极推广铁路 35 吨开顶箱型,创新粮食、煤炭、金属矿石等货类的 " 散改集 " 模式。通过深化与内陆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成立 " 渝穗 "、" 湘粤非 " 海铁联运合作平台,把广州南沙港 " 出海口 " 搬到内陆企业的 " 家门口 ";为湖南、川渝地区企业提供稳定、经济、便捷的海铁联运进出口通道;加强与船公司合作,在赣州开行南沙出口海铁联运 " 一单制 " 示范班列,实现路港航多方互利共赢,为湖南乃至中西部 " 出海 " 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经济的全链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张敏敏 蔡继波 李煜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