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岛等地,都有煲 " 清补凉 " 的习惯,主要在春夏两季饮用,用于健脾清热祛湿。
但是," 清补凉 " 只是一类药膳方的统称。其配方有许多种,广东清补凉跟海南的不同,春季和夏季用的也不同。
在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清补凉是夏天清热去湿的老火汤,用淮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百合,红枣和瘦肉,或放入沙参、玉竹、陈皮、龙眼等健脾祛湿、润肺的材料,煮成汤或熬成粥。
海南清补凉则更偏向于甜品小吃,有红豆,西瓜,西米,葡萄干,绿豆等,并添入了海南产的新鲜椰肉、椰汁,吃起来软香甘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全国名中医罗颂平教授今天给大家推荐适合春天服用的广东清补凉,特别适合岭南地区春夏潮湿多雨的天气饮用。
党参淮山排骨汤
材料:
党参 30 克,淮山 30 克,枸杞子 15 克,芡实 30 克,玉竹 30 克,生姜一块,陈皮一片,蜜枣 2 个,瘦肉或排骨半斤。
做法:
党参、淮山、枸杞子、芡实、玉竹、陈皮等药材,用水洗净,生姜去皮,把药材和生姜、蜜枣置汤锅里,加水 6 碗(约 1200 毫升)。
煲半小时左右,再加肉类。
继续煲半小时,加少许盐,即可饮用。
功效: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淮山滋补脾肾,益气养阴;枸杞滋养肝肾,养血润肺;芡实补益脾肾,固精止泻;玉竹养阴润燥,清热生津。生姜、陈皮行气温中。
适合春季阴雨绵绵之际,健脾益气,化湿和中。
文 /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图 / 视觉中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