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2-04-26
神奇动物在哪里?都藏在《山海经》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热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 3》看了吗?

那些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动物们

个个飞天遁地本领超强

再次实力圈粉

" 大猫 " 驺吾

气质麒麟

其实它们都来自古老中国

早在几千年前

" 上古三大奇书 " 的《山海经》

堪称中国版《神奇动物在哪里》

混沌、辟邪、九尾狐、鱼妇

那些记录在册的动物们到底有多神奇?

先辈早就留下了答案

可能真是只大猫

驺吾

林氏国,有珍兽,

大如虎,五采具毕,

尾长于身,名曰驺吾

乘之日行千里。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出现的众多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来自中国的驺(z ō u)吾。影片中,面对纽特使出的 " 逗猫棒 " 诱惑,它瞬间 " 原形毕露 ",萌煞观众。

驺吾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山海经》中对驺吾的描述:" 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传说这是林氏国一种十分珍贵的神兽,个头和老虎差不多,身上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尾巴比身子要长,像白毛黑纹的虎,但不吃活的禽兽,很能奔跑,骑上它能日行千里。

关于它的演变,在商朝有这么一个传说。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残暴,西伯侯姬昌广施仁义之道,于是奸臣便向纣王挑拨:" 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

纣王听后大怒,派人把西伯侯抓了起来。为救子民,西伯侯必须寻得一物讨纣王欢心,这就是驺吾。在众人努力下,西伯侯成功寻得驺吾,获释后为纪念驺吾之功,作《驺吾》之乐舞。

在后世的传颂当中,驺吾被不断神化。甚至明朝永乐、宣德年间,也有三次祥瑞之兽驺吾现身的记载。

△浙江古籍出版社《山海经》里的驺吾

△《明内府驺虞图》

驺吾真的存在吗?

第一种说法是 " 驺吾即白虎 "。说是在永乐年间,为了表明入继大统的合法性,明成祖朱棣鼓动臣下进献,其弟周定王朱橚便进献了驺虞(驺吾别称)。

当时所谓的 " 驺虞 ",就应该是白虎。大名鼎鼎的《明内府驺虞图》,是当时敬献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些说法是驺吾是猎豹的变异个体,或者是雪豹。但不管怎么看,驺吾是只大猫没跑了。

都误会它几千年了

九尾狐

有兽焉,其状如狐,

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能食人,食者不蛊。

说起《山海经》里最家喻户晓的神奇动物,九尾狐一定拥有姓名。

一提起它,大家就会想起妖媚惑主的反派角色。其实这多少有点误会,人家一开始是个瑞兽。九尾狐的老家在青丘,最早遇上九尾狐的皇帝也不是商纣王,大禹比他更早。

△西晋时期九尾狐图

相传,大禹曾在涂山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且听见涂山人唱歌,说 " 绥绥白狐,庞庞九尾 ",还说大禹如果在这里成家立业,就会子孙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孩子,叫作女娇。涂山氏便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族。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认为,九尾狐是德行最高的鸟兽,《孝经》中写道:" 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汉代,九尾狐仍是瑞兽,象征着多子多孙、吉祥以及帝王之兆。在洛阳卜千秋、河南偃师辛村等新莽时期的壁画墓室中,都可以看到九尾狐围坐在西王母身边的形象。徐州汉画馆收藏的墓顶画像侧面也刻绘着九尾狐,肩生双翼,身有纹饰,口衔一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尾狐因为吃人的特性逐渐被妖魔化。宋朝《儒林公议》中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 " 媚惑 " 皇帝,所以 " 时人目为九尾狐 "。这个时期,商纣王的妃子妲己已经被说成是狐狸精。

到了明清时期,九尾狐更是成为明清小说中的 " 最热门女主角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 56 种小说里搜录了 600 余篇狐妖故事。

爱趴屋顶的龙子

三危之山,有鸟焉,

一首而三身,其状如

乐鸟,其名曰鸱。

在屋顶上安置 " 怪兽 " 好像古人的偏好。走在殿堂庙宇,屋角上隐约的几只小动物,不禁让人留意,它们是啥?是鸟还是龙?

据传,龙的第二个儿子鸱(ch ī)吻,又叫螭吻、鸱尾,平素里最喜欢爬高上低,站在高高的屋顶瞭望远方。和别的兄弟比,他显得非常特殊,不会炫技喷火,专门吞火喷浪。正因此,古人喜欢在建筑上加上鸱吻的形象,希望它能帮助避火驱邪。

记载里,鸱吻的形象一直在变化。《山海经 · 西山经》 中鸱是这样子:" 三危之山,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一个头三个身子的大鸟。

△南京博物院上的鸱

到了宋代,《事物纪原》中则说海中有一种怪鱼长的像鸱,能喷浪降雨。唐代鸱吻有着龙首鱼尾,到了明清时期,鸱吻的身上插了一把剑,有人解释这是为了怕鸱吻擅离职守,将鸱吻定住,同时也有宝剑伏魔的意思。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大的鸱,是在紫禁城太和殿的屋脊上。

尽管鸱吻的传说很多,但从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亭台楼阁中,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独运。

死而复生?

长生不老?

鱼妇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

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能够 " 死而复生 " 的鱼你见过吗?《山海经》中《大荒西经》曾经记载:"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颛顼,是三皇五帝中的 " 五帝 " 之一,他制定了颛顼历,一直沿用到汉初。他创制九州,统治疆域非常广大。

可这么牛的人,终究也逃不过生老病死。在位 78 年的颛顼,在 98 岁那年溘然长逝。

△南京博物院馆藏人首鱼身陶俑(南唐)

《山海经》中记载,颛顼辞世时,风从北面吹来,海水被风吹得奔流而出,蛇即将幻化成鱼时,颛顼托体到鱼的躯体中,死而复生。

这种一半是人一半是鱼的神奇动物,被称为鱼妇。

鱼妇的形象曾在汉代梁王墓室壁画中出现,成为一种生命复苏的象征。

渐渐地,鱼类也具有了贯通生死两界的神话意义。汉代墓葬的壁画和画像中,出现了大量鱼车出行的画面。

1950 年,南京江宁区李璟墓出土了多件南唐的人首鱼身俑,其中一件俑昂首挺颈,头上还戴着一个冠帽,鱼一样的身体遍布鳞片,贴着地面。

我的头上没犄角

辟邪

辟邪之神,

来自海东神兽,

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

触而淡杀之。

长得像狮子,却有一双翅膀。这种古代传说中的奇异瑞兽,就是辟邪。

据《山海经》记载:" 辟邪之兽,来自海东神兽,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触而淡杀之。"

若是辟邪、天禄和麒麟站在一块,大家都可以来玩一局 " 大家来找茬 ",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区别,看角。天禄有双角 , 麒麟是独角 , 而辟邪则无角。

△天禄

△麒麟(断角)

在南朝陵墓石刻中 , 天禄与麒麟仅见于帝陵 , 辟邪则专用于诸侯王墓 , 等级严明 , 不能随意僭越。

随着南朝灭亡,受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辟邪有些失宠了。隋唐时期,人们更爱使用的瑞兽形象倾向于麒麟、獬豸、石马等。

于是,辟邪便成了独属于南京的断代之物,成为了南京的城市标志。

△辟邪

如今,南京中山门外,一只辟邪昂首吐舌,双翼翘起,气度不凡。

这只辟邪的原型,目前藏于南京博物院,名为 " 太平村失考墓辟邪 ",出土于栖霞区燕子矶太平村太子凹,是南朝时期的文物,也是南京作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首都,最终成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见证。

无论是吞火吐气的鸱

还是死而复生的鱼妇

它们的神奇之力

会代代相传

传递着来古老文明的活力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宋经纬

视频制作 | 现代快报 + 记者 储希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