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水利部获悉,4 月 28 日 10 时,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此前,北运河水和天津本地水汇合,与南运河水在天津三岔河口交汇。至此,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 2500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多、修建难度最大且仍在使用的古代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象征。
"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利部统筹考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置换沿线超采地下水、回补重点超采区地下水、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需求,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人民政府制定补水方案,统筹优化配置调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供水、京津冀鲁四省市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实施了京杭大运河 2022 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
据了解,此次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行动预计持续到 5 月底,预计可提供补水量 5.15 亿立方米,其中入京杭大运河水量 4.66 亿立方米,从京杭大运河卫运河段引走向衡水湖生态补水 1.0 亿立方米,从南运河段引走灌溉水量 1.27 亿立方米。
与 2021 年同期相比,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有水河长增加约 112 公里,水面面积预计增加 9.5 平方公里,补水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稳定,水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改善,将为实现 " 十四五 " 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进一步推动实现京杭大运河全年有水积累经验。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