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28
不敢举手发言,孩子的“玻璃心”该咋办?心理老师教你在细节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茉

居家网课期间,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过度害羞怕出丑,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连麦的时候选择逃避,有一颗玻璃心,其实这些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时间久了对孩子的心理和学习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是因为孩子内向,或者是一些家庭因素。为了防止问题的发生,今天,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哈尔滨日报社特邀正阳南小学心理教师谭慧琳,教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更加自信,两种方法让父母可以在细节中培养起来孩子的自信。

谭慧琳:正阳南小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哈尔滨市心理健康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讲师团成员

第一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大多数不自信的孩子都是因为感受到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压力而自己又做不到,这才逐渐变得不自信起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也要谨记一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给年幼的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要口中总出现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压力自然就会越大,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不敢去面对新的挑战,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家长可以给他设定一个小目标,让孩子翘翘脚就能碰到,这样他才能尝到甜头,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孩子才能越来越自信,告别 " 我不行 ",迎接 " 我能行 " 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慢慢的孩子就会重获自信。

第二要用鼓励孩子代替指责。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觉得自己的孩子都应该用打压的方式来教育,平时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也喜欢站出来打压一番,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懂得谦虚,不要因为一点儿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要稳住自己的心态。但是父母对孩子这种打压式的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成就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变得不自信起来。

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一定要懂得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能力和付出,让孩子发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才能越来越自信。

其实孩子有点自卑的端倪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每个自卑的孩子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父母温情的教育,爱的智慧和力量是点亮他们自信的明灯。为人父母,我们要从心里真正认可和接纳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用鼓励去代替指责,让孩子逐渐形成阳光、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