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4-28
社工委在行动丨西固区“343”工作法着力构建区域特色“社工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 " 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兰州市创新组建 " 社工委 ",着力打造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加快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西固区紧盯基层治理短板,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举措,以做到三个统一、做优四化建设、建立三项机制,即 "343" 工作法为抓手,不断延伸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触角,充分聚合辖区各类优势资源,锻造攻坚克难工作合力,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出西固经验。

三个统一设置 " 社工委 " 组织架构

三个统一即统一架构、统一标识、统一扫码。西固区按照领导层、委员层、成员层科学设置 " 社工委 " 组织架构,为扎实有序推进区域基层社会治理打牢基础。领导层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组成,定期听取 " 社工委 " 工作汇报,统筹调度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委员层由有辖区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驻守干部工作组组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治理单元 " 五有 " 力量、" 两代表一委员 " 等组成。同时,创新设置 " 核心委员 + 临时委员 " 模式,进一步调动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作用,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成员层由辖区 " 两新 " 组织单位负责人、志愿者、楼院长、党员及居民代表等组成,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优势,积极参与 " 社工委 " 工作,不断壮大 " 社工委 " 人员力量。

西固区以营造全社会广泛知晓 " 社工委 "、全面参与 " 社工委 " 为目标,注重发挥标志品牌效应,率先启用 " 兰州社工委 " 标志,将标志印制在各场所、" 社工委 " 志愿服装,通过视觉冲击,切实将具有兰州地域特色 " 社工委 " 品牌宣传到辖区各个小区、千家万户,让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知道 " 社工委 ",参与 " 社工委 "。通过统一 " 社工委 " 志愿服,引导 " 社工委 " 委员、成员在推进基层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刻提醒自己的职责所在,让辖区群众看到 " 社工委 " 的凝聚力、落实力、战斗力,进而提升 " 社工委 " 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真正让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落在实处。西固区针群众在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商场、市场等场所门口反复扫疫情防控 " 二维码 "、不清楚扫哪个码的现象,充分发挥 " 小兰帮办 " 平台优势,在全区范围内明确各个场所 " 一码三步骤 " 工作法 ( " 一码 " 即 " 小兰帮办 " 场所码," 三步骤 " 即查验核酸检测时间、查验 " 行程码 "、测量体温 ) ,方便居民群众进出各类场所管理,切实解决各类场所漏管问题,确保外防输入、不漏一人、精准管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 " 小兰帮办 "" 社工委 " 模块内容,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将兰州 " 社工委 " 定义、理念和职责,社区 " 社工委 " 简介、组织架构,社区特色志愿团队等进行公布,目的是不断加大对兰州 " 社工委 " 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加快速、准确找的办事人,进一步提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效。

做优四化建强 " 社工委 " 工作体系

做优四化即委员设置科学化、作用发挥最大化、平战结合精准化、资源调配合理化。西固区紧盯区域发展实际,以解决辖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创新 " 社工委 " 委员设置,在推动辖区各行业、各领域负责人担任 " 社工委 " 委员的基础上,采取 " 常设委员+临时委员 " 模式,做到精准、科学、合理设置委员,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常设委员由社区 " 两委 " 委员、" 两代表一委员 "、辖区单位负责人、行业负责人、" 两新 " 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具体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确定。临时委员是在推动基层治理重点任务、解决重大问题时,将相关单位负责人纳入临时委员进行管理,帮助解决特定条件下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后临时委员自动退出。

西固区依据 " 社工委 " 委员、成员个人特长和所在单位 ( 部门 ) 资源优势,将其合理编入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和工作专班,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各项任务,实现资源深度链接、优势互补。聚集多方力量参与治理,紧扣 " 平、战、精 " 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促使 " 社工委 " 平台作用发挥。聚焦基层治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委员人熟地熟优势,推行每名 " 社工委 " 成员按照 30-50 户的标准确定联系对象,通过走访、交流等形式拉近干群关系,确保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发动群众,实现问题发现在小区、情况处置在小区、服务保障在小区。

西固区推动 " 社工委 " 委员 ( 成员 ) 、驻守干部、" 五有 " 力量等各类优势资源,按照日常参与和战时参与两种模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市区两级驻守干部常态化驻守,以小区、楼栋为基本治理单元,聚焦日常事、身边事、邻里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治理;统筹各方资源积极与 " 社工委 " 对接,结合辖区群众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各类需求,实现资源深度链接、优势互补。同时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聚合作用,全面摸排 " 本辖区工作且在本辖区居住 " 的党员干部、驻守干部、行业人员等,将所有人员力量就近机动编入居住地小区网格,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现资源利用精准化。

西固区充分调动区直部门、驻区企事业单位、" 社工委 " 成员单位、" 五有 " 力量、物业公司、" 两新 " 组织、公益救援队等各行各业优秀分子和各类优势资源向社区聚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做实志愿服务文章,紧盯 " 社工委 " 成员特长优势,科学设立服务岗位,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志愿服务 " 中心‘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考核‘定单’ "" 六单 " 模式,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推动 " 社工委 " 平台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全区 " 一盘棋 "。

三项机制保障 " 社工委 " 科学运行

三项机制即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评星定级机制、建立履职评价机制。西固区 " 社工委 " 实行民主集中制,由主任负责定期召集会议,一般每月召开 1 次,有三分之二的委员到会会议有效;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各成员应各尽所能,推动工作落实。落实征集意愿机制," 社工委 " 成员每月第一周开展集中排摸收集问题,通过随机走访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集中受理来访诉求,重点调研有关事项等方法,了解诉求、发现问题和工作的薄弱环节,第二周周一进行梳理汇总,建立 " 问题清单 "。对征集的议题通过集体充分商议讨论,形成可行性、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的 " 议题清单 ",依据 " 议题清单 " 事项权重,提交社区层面党组织会议、党建联席会议、" 大党委 " 会议或街道党组织、党建联席、" 大工委 " 会议研究解决。同时,对已办结情况可采取公开反馈和个别反馈、集中反馈和随时反馈等方式进行。

西固区聚焦 " 社工委 " 平台作用发挥,探索建立 " 社工委 " 星级评定机制,重点围绕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整合共建资源、应急事件处置、邻里纠纷化解、民主协商议事、社区安全防范、文明新风倡导等方面工作进行。街道党工委负责日常督导,每半年对各社区 " 社工委 " 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评定,区委组织部每年开展一次复验和评星,复验评星采取交叉互验、挂牌公示的方式进行,对于争创成效明显的,推荐为市级 " 社工委 " 示范点;对于低于 " 三星级 " 的 " 社工委 " 原则上不列为评先选优对象,责令联系包抓领导督促其限期整改提升。同时,强化交流观摩学习力度,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每年开展 1 次 " 社工委 " 交流活动,及时向全区推广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性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西固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示范引领 " 社工委 " 委员积极争做政策法规宣传员、邻里纠纷化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应急事件处置员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社会担当。鼓励动员 " 社工委 " 委员加入社区 " 爱卫会 "" 公卫委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护居民身体健康。建立工作成效评价机制和 " 能进能出 " 工作机制," 社工委 " 委员、成员实行街道党工委和社区群众双向评价,对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经社区党组织研究,报乡镇 ( 街道 ) 党 ( 工 ) 委同意后解聘其委员职务,并通报相关单位;对表现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 " 社工委 " 成员经社区党组织研究,报乡镇 ( 街道 ) 党 ( 工 ) 委同意后聘其为委员。同时,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积极推荐为 " 最美小兰 "" 兰州好人 "" 道德模范 " 等称号的候选人,努力营造基层治理 " 人人都起来负责 " 的良好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兰州 国有企业 核酸检测 统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