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 "23 条 "),其中针对科创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出 " 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加大对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 等一揽子支持措施,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就科技型企业而言,长期以来主要面临缺乏合格抵质押物、成长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风险高等问题,短期受疫情多点多面反复影响,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部件停产、快递延误停发、用工短缺等困境,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困难。对此,"23 条 " 明确提出的一揽子支持措施,对精准助力企业纾困、复工复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在操作上支持范围分别按照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有标准认定,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范围内的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 21 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均可承接,总额度为 2000 亿元,利率 1.75%,采取 " 先贷后借 " 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季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 6 个月及以上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 60% 提供资金支持。
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依托协调推动机制,指导辖内银行有针对性地加快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为科技创新再贷款尽快落地做好准备,推动北京市科创贷款稳增长、降成本。比如人民银行营管部创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联合经信部门推出创新型小微企业 " 初创贷 "" 创新贷 "" 成长贷 "。
目前,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大行以及部分中小银行已推出了 " 专精特新贷 " 产品,建行、中关村银行在股债联动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