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这是日本电影《入殓师》里的台词,是电影里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诠释。
接运工、丧事策划师、灵堂服务员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殡葬行业的从业者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正是他们,让无数人体面地跨越死亡这道门,他们常常被称为生命的 " 摆渡人 ",在贵州省殡葬协会举办的首届贵州省殡葬行业 " 蓝衣天使 " 评优活动中,他们也被赋予了新的称号—— " 蓝衣天使 "。
众所周知," 白衣天使 " 是对医务工作者的美称,他们的使命是迎接生命、拯救生命,而作为殡葬工作者,他们的使命是对人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进行圆满的送别,这个职业,与 " 白衣天使 " 同样神圣而高尚。蓝色代表天空,与白云相映成辉,生命的本质就是迎来送往,殡葬人——当之无愧的 " 蓝衣天使 "。
省殡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全心全意坚守 当好送行人
" 我已经在这个行业二十多年了,越干越热爱,只要有需要,我都会出现。" 汪海是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 " 汪海标兵服务岗 " 主管,走在人群中的汪海,显得普普通通,给人的印象谦虚朴实,为人处世热心真诚。
1998 年,汪海进入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工作,谈及第一次当接运工时的心情,汪海说还是很害怕,家人、朋友知道他的工作性质后都极力反对,劝他重新找个工作。面对着各种流言蜚语以及工作中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他一度犹豫、徘徊,甚至产生了退缩的念头,但生性倔强的他却不服输。
" 别人干得了,我也能!" 汪海凭着这样一种信念和决心,面对各种接运任务时,从未退缩,二十多年过去,如今回忆起来,汪海眼里只有热爱。
在平时的日常服务工作中,面对丧属失去亲人的悲伤丶急躁等等各种负面情绪时,他总是用耐心丶细致的心态来引导丧属走出悲伤。
" 我曾经接待过一对中年夫妻,儿子研究生毕业,但因为和父母拌嘴自杀了。" 汪海回忆,当时那对夫妻悲痛欲绝,他耐心地陪在夫妻二人身边,听他们倾诉并安慰,几小时后,夫妻二人平静地办完了丧事离开殡仪馆。
" 我见过了太多悲伤的事情,有些家属悲伤到哭不出声音,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默默陪伴,有时难免共情,陷入对方的悲伤情绪中,但作为一名殡葬服务工作者,就要用言语、行动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走出伤痛,活着的人需要好好活着。" 汪海说。
从事殡葬服务工作后,汪海的生活也深受影响。" 朋友间来往少了,吃饭时大家一听我是做这个工作的,都离得远远的。" 汪海说,很多人都对这个行业有偏见和忌讳,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也了解了这个行业和千千万万的从业者。
" 能为逝去的生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带着足够的尊严走完人生最后一站,能让活着的人继续坚强地活着,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追求!" 短短一句话,汪海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自 1998 年从事殡葬服务工作到现在,20 年的殡葬服务工作练就了一个不平凡的他,从当初对死亡的畏惧到现在的坦然,从最基层的普通员工到现在的管理人员,艰辛的付出,换来是硕果累累,多次获得殡葬行业 " 先进个人 "、" 先进工作者 "、" 廉洁服务奖 " 等荣誉称号,2012 年 6 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窗口单位 " 优秀服务标兵 " 光荣称号,2015 年 4 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 " 贵州省劳动模范 " 荣誉称号。
省殡协理事会议
定制专属服务 满满自豪感
" 微笑稍多一点,语调再轻一点,业务再精一点,做事再勤一点 " 是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第一分中心丧事策划组副组长宋晓静在服务工作中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党员,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客户定制专属服务。
2011 年,宋晓静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 当时选这个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专业,甚至还存在误解,但是出于自身的好奇心,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读。" 宋晓静说,当时这个专业在全国只有 4 所大专院校开设,便选择了离家近的重庆就读,毕业后来到贵阳景云山工作。2014 年,宋晓静获得了贵阳市 " 五一 " 巾帼标兵称号;2018 年 11 月,参加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 2021 年,获贵州省 " 最美劳动者 " 荣誉称号,还多次被中心党支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转眼间从事殡葬工作已有 11 个年头,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学习一定要永不言弃;对丧属要像对待自己的至亲;对同事要像对待自己的姐妹;对单位要真诚奉献、不计名利。
作为丧事策划组副组长,宋晓静不断努力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深耕在一线岗位上。宋晓静回忆到,在为一位老红军做丧事策划时,怀着对老红军的敬佩之心,布置灵堂时,将鲜花布置成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专门请人来书写挽联,总结了老红军的事迹,还在另外一面背景墙上,展示了老红军的勋章、荣誉证书等,背景音乐也用的红军歌曲。这有别于传统灵堂的布置,让丧属感受到了丧事策划组的用心。半年后,丧属再次发来短信道谢:虽然时间过去了半年,但是我们家属还是很感谢你们。
" 从业多年,服务过很多客户,也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感谢我们,甚至给我们送来了锦旗,这本来就是分内的事情,但是得到了认可,这让我干劲满满。" 宋晓静认为,在这份工作中,要与丧属做好对接,要了解逝者的职业、爱好、性格等,从而为逝者做专属策划,让逝去的人安宁,让生者得以慰藉。
" 做这份工作我觉得很自豪,家人的支持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宋晓静说,很多同事小孩都来过单位,在跟别人介绍父母职业时,他们也会自豪地说,爸爸妈妈在殡仪馆工作。这让她和同事们倍感欣慰,他们做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孩子生死观的教育,让孩子们更热爱生命。而随着越来越多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有越来越多像宋晓静一样的年轻人加入了殡葬行业队伍,在这个行业里闪闪发光。
省殡协会长办公(扩大)会议
用心用情服务 争当排头兵
左安文是遵义市红花岗区殡葬服务中心质监股副股长、党建办主任。1990 年左安文入伍,2003 年 8 月转业到红花岗区殡葬服务中心,从事殡葬工作 18 年来,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为民做好殡葬服务,努力争当殡葬服务排头兵,多次被红花岗区委、区民政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 当收到安置通知时,我内心有点沮丧,恐惧一直困扰着我。" 左安文说,报到的第一天,正值酷热难耐,火化场场长为了锻炼他这个新手,特意安排了一场特殊的接运。" 那是一具溺水多天的遗体,接到任务的时候,吓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左安文说,最后在师傅的指点下,才勉强完成了任务,但那一晚噩梦不断。
" 你是党员,你是军人,要服从组织安排,别人能干,为什么你不能干,习惯就好了。" 左安文父亲的话让他鼓起了勇气。
遗体接运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随着灵车一道奔走在城市及乡村的每个角落,那时通信条件差,交通不便,他每走一个乡村,就在小本上勾画草图,长此以往,他脑海中便有了一本活地图,灵车接运时从未走过冤枉路。
在担任遗体接运工作期间,他还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殡葬法规,耐心为群众讲解办事流程,成了乡亲们的 " 百家客 "。
2006 年,左安文从一名遗体接运工变成一名灵堂服务员,24 小时的上班新模式,没有节假日是常有的事。" 好几个春节都在值班,但是能和同事一起吃团圆饭也是一种缘分。" 左安文说,殡仪服务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 怎样布置灵堂?怎样体现殡仪插花艺术?灵堂巡查需要做什么?都是需要学习的新技能。" 左安文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殡葬职工,必须加强学习。2008 年,中国民政部在湖南长沙举办首届全国殡仪服务技能大赛,通过层层选拔,左安文获得了代表贵州省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大赛的资格,斩获首届技能大赛优秀奖。2009 年,他还荣获中国民政部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14 年,又荣获全国殡葬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业 18 年来,左安文始终如一日,默默为殡葬改革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学习钻研,成为了殡葬工作的佼佼者。" 生命有终点,服务无止境。" 左安文干一行爱一行,带着感情用心服务,把冰冷的事业融入了温度,努力争当殡葬服务的排头兵。
发挥协会作用 助推行业发展
汪海、宋晓静、左安文不仅仅是 " 蓝衣天使 " 的其中代表,还有更多优秀的殡葬服务工作者,怀着热爱与荣耀,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正是贵州省殡葬协会,给了从业者更多的交流平台。
据了解,贵州省殡葬协会是由在贵州省内从事殡葬经营、殡仪服务、殡葬设备用品生产、销售单位、殡葬科研、教育单位、相关社会团体、殡葬工作者、以及热心殡葬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行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长期以来,协会围绕全省殡葬改革发展大局,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服务政府殡葬管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形成了全省各级殡葬社会组织工作的格局,为推动全省殡葬改革积极、稳步、有序、推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举办贵州省首届 " 蓝衣天使 " 评选活动,为激发殡葬行业正能量、树立先进典型、创文明新风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黎明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