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顾元森)当青春邂逅警营,当崭新的人生篇章与建设现代化典范城市、建成现代警务体系的使命担当相遇,年轻的公安民警、辅警们会留下怎样的蜕变印记?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南京市公安局举行五四专题表彰暨 " 我的青春故事 " 分享会。会上,来自全市公安机关的青年民警、辅警代表们分享了他们的青春故事。
让逝去的生命落叶归根,同样意义非凡
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警大队法医刘晓荣说:"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命案要案,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情,但是,让逝去的生命落叶归根,同样意义非凡。"
△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警大队法医刘晓荣
《法医秦明》让更多人知道了法医的职业,然而,比起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三天两头与腐败尸体面对面、日复一日在检验室解剖化验,与血液、肌肉组织进行 " 亲密接触 ",这才是法医刘晓荣的工作日常。
师父陈冶秋告诉他:" 我们水上法医的价值,并不只是为侦查破案提供技术手段,而是通过更细致的勘验检验,让尸源得以明确,让那些‘漂泊的灵魂安然回家’。"
有一次,当刘晓荣从数百个无名的骨灰盒中,为万里寻 " 亲 " 的家属找到死者时,看着他们悲伤痛哭后终于释然,刘晓荣明白了让 " 漂泊的灵魂安然回家 " 的含义,开始理解一代又一代水上法医坚守的价值。
循着师父走过的路,刘晓荣也成了有口皆碑的业务骨干。他与南医大法医系开展科研合作,采集不同季节长江南京段不同地点水样,计算各采集点水样硅藻的种类构成比,构建长江南京段的硅藻图谱,为准确推断落水地点和死亡原因提供侦查方向和技术支撑。
2018 年 6 月 25 日,在南京市江宁区句容河一处靠近高速公路的河道里,发现了一具未知名女童的尸体,尸体上背着一个装着两块砖头的双肩包。
女童是谁?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书包里装有砖头?又是在哪里落水的?在连续多日的地毯式排查依旧无果后,正是刘晓荣通过采集现场上下游多处水样,与女童肺组织内硅藻种类进行比对,推断出事发水域就是女童第一落水点,为侦查提供了方向。
最终,南京警方成功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走出 " 舒适圈 ",才能拥抱 " 成长圈 "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民警郑玫说:" 曾经在无数个凌晨三四点的星光下,付出青春、收获成长;如今在每一个照常升起的晨曦下,绽放微笑、赢得赞许。"
△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民警郑玫
郑玫是警校同学们眼里的 " 幸运儿 "。刚入警的她被分配到公安分局办证窗口,与其他 " 白 + 黑 ""5+2" 的警察岗位不同,作息规律是大家对办证窗口的 " 最大向往 "。
然而,随着南京警方进一步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实施 203 项公安业务 " 一窗通办 "、5 大类业务梳理汇总、23 项外接设备复用整合 …… 曾经的 " 舒适圈 " 似乎变得不再舒适,看似平凡的窗口工作也变得更具挑战性 ……
为此,郑玫专门向大队 " 户籍专家 " 李克俭请教,李克俭拿出了自己整理的《审批事项流程汇编》给她参考。看着这位与父亲同龄、即将退休的老警,看着这位视力受损、打字都有些费劲的老警整理出的 12 万多字的汇编文件,郑玫大受触动,暗暗下定了跳出 " 舒适圈 " 的决心。
" 不懂的业务就学习琢磨、不会的平台就摸索尝试。" 从那时起,郑玫就步入了 " 白天窗口忙碌、晚上挑灯夜战 " 的 " 成长圈 ",家里那盏泛着黄光的台灯,成了她从 " 专科民警 " 向 " 全科民警 " 提升路上的最好陪伴。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玫和大队女警组成的 " 创客团队 ",成功研发了 " 云助手联盟 "。作为软硬件结合体," 云助手联盟 " 将单笔窗口业务用时从 15 分钟缩短到 8 分钟,大幅提升了办证效率,真正实现了那句 " 找到一名警察就能办成所有事 "。
去年 8 月," 云助手联盟 " 代表全省公安系统参加公安部基层科技强警大赛,从几十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大赛一等奖。
身着 " 荧光绿 ",也有英雄梦
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八大队横梁公安检查站副站长李凯说:" ‘黑猫警长’固然英姿飒爽,‘白猫卫士’同样热血方刚!"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八大队横梁公安检查站副站长李凯
成为 " 黑猫警长 " 是李凯曾经的梦想,就读于警校刑侦专业的他,不止一次地憧憬着毕业后戴上黑色的大檐帽,成为一名刑警。
不过,毕业后李凯被分配到了交通警察的岗位,大檐帽上的黑色变成了白色。自诩为白猫卫士的他,每天要站在十字路口一遍遍地吹哨子、打手势,李凯一度觉得很别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城区到高速,从内勤到事故,站岗执勤、疏堵保畅、事故处理、查处违章 ...... 渐渐地,李凯发现穿着这身 " 荧光绿 " 也可以圆自己的英雄梦。
2018 年调至高速公安检查站后,李凯在他守护南京 " 北大门 " 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抓获了 58 名 " 三逃 " 人员、106 名吸毒人员,缴获 270 公斤制毒原料,有两把子弹上膛的管制枪械在他的盘查下落了网 ......
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还是 2019 年的第一场雪。那场春节前的大雪,造成了李凯所在大队管区—— G36 宁洛高速长达 30 多公里的大拥堵。归心似箭的返乡群众被大雪 " 拖住 " 了回家过年的脚步。由于积雪和拥堵,李凯和同事们只得在 30 公里的漫长道路上徒步前行,挨个撤除事故、疏通拥堵节点,这一走就是 5 个多小时 ...... 当道路恢复畅通,路过司机纷纷摇下车窗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 3 月,作为南京市第一批设置的防控卡点,六合东主线疫情防控 " 入宁查验点 " 投入运行,李凯再次主动请战:" 我年轻,让我去最前线。"
无论是 " 黑猫 " 还是 " 白猫 ",在守护平安的序列里,当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的,就是英雄。
从军营到警营,为的是守护一方的执念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警大队辅警李委说:" 不一样的制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肩章,一样的担当。"
△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警大队辅警李委
2015 年,三期士官服役结束后,李委放弃了很多条件优渥的工作去处,选择到正在筹建的秦淮公安分局图侦中心当一名文职辅警。
当时家人很不理解他,朋友们也不支持他的选择,在大家的心中,图侦是一份既枯燥乏味,又消耗精力体力,和高薪、轻松不沾边的工作。而李委并不在意,他表示,能在 " 战斗 " 过的地方延续制服情怀和青春梦想,就是他的执念。
去年 1 月 19 日,新街口地区发生一起二手奢侈品店被盗案,案值高达 1700 余万元。正在睡梦中的李委接到了单位电话,要求迅速归队,开展图侦工作。60 多个 GB 的视频资料,连续 10 个小时的逐帧排查,李委的眼睛又酸又涩,却还是一无所获。
" 在军营、在警营,都没有放弃这个词。" 李委再一次开始了反复比对甄别。最终根据他提供的线索,专案组迅速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仅用 59 小时,南京警方就在外省市将嫌疑人成功抓获,价值 1700 万元的被盗物品全部追回。
除了侦查破案,李委还帮助许多走失人员找到了回家的路。去年 6 月,秦淮公安分局接报一起求助警情: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李委赶赴现场后,立即以走失地点为中心划定公共视频封锁圈,逐一查阅封锁圈的所有视频资料,经过连续 6 个小时的不懈追踪,终于找到了老人踪影。
7 年多来,李委运用图侦技术帮助 21 名走失人员回归了家庭。
成长是青春蜕变的印记,成长的发起点或许各不相同,有的来自师父 " 传帮带 " 式的教导、有的源于岗位变化、工作改革的倒逼、有的悄然变化在长年累月的坚守,然而落脚点都是:代代南京公安人接续奋斗的平安使命。
(警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