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5-04
时代青年说 | 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承杰:我想让广彩变年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时代青年说

新时代下,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以苟活为羞,视避事为耻;他们甘做铺路石,愿为孺子牛;他们矢志追光,躬耕不辍,他们坚持热爱、永远向上,不负热血澎湃的青春,不负热忱付出的自己,不负热气腾腾的伟大时代。新快报在 " 时代青年说 " 的基础上,特别推出系列策划—— " 奋斗者 · 正青春 ",以传递青年之声,挥舞时代旗帜,展现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的青春担当。

" 三雕、一彩、一绣 " 是广州闻名的传统民间工艺,80 后的周承杰是其中 " 一彩 " ——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98 年,自幼喜爱画画的周承杰进入广州市轻工技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广彩制作,2001 年他进入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正式开启了他职业广彩人的人生。进入工厂之后,周承杰师从厂里的技术核心、被誉为 " 广彩女中豪杰 " 的翟惠玲学习广彩制作技艺。如今,这位年轻的匠人,已经从事广彩创作 20 余年。

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近这位年轻的 " 大师 ",听他讲述自己的广彩故事。

■ 2008 年,24 岁的周承杰获得 " 新世纪之星 " 的荣誉称号;2013 年,他被评为 " 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成为广州市最年轻的广彩工艺美术大师;2017 年,他获评 " 广东省技术能手 " 荣誉称号;2019 年荣获 " 茘湾工匠 " 荣誉称号;2020 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 画广彩得坐得住 "

在芳村大道旁的一处仓库内,沿着主干道走到最后一条巷子,拾级而上,二楼就是周承杰和师傅翟惠玲的工作室——逸彩工作室。会客室的柜子里,摆满了师徒二人的奖状和奖杯,国家级、省级、市级,他们把各类奖项拿了个遍。展览室中,都是二人的作品,其中不乏得过各类大奖的广彩瓷作品。

每天,周承杰会在 10 点到达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跟随周承杰的脚步步入工作室,进门往右走到尽头是工作间,师傅翟惠玲和另一位广彩匠人陈艳婵正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前描画,遇到技术上的难题,二人会互相交流。周承杰的工位在角落里,只见他走过去掀开一块盖布,底下就是一个大型瓷瓶,上面细细密密的花纹,需要静下心来一笔一划地勾画。" 完成一件比较大型的作品,至少需要 3 个月,得坐得住才行。所以我们一周工作 6 天,10 点上班,6 点下班,一坐可能就是一下午,专注起来忘记喝水,忘记上厕所。"

说起在这一行遇到的困难,周承杰坦言,一路走过来都挺顺的,要说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打开窑炉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画了 3 个月的作品开裂了。" 你看那个大盘子。" 他指着展览室中一个直径大约 50 厘米的广彩瓷盘告诉记者," 那是翟老师的作品,第一版出来时候裂开了,只能重做。" 然而,作品毁于窑炉,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表达情绪。作品失败了,与客户约定好的交货时间没有变,收拾好残局,还是要坐回桌前,重头再来。

" 见证了广彩事业的新时代 "

刚刚进厂时,周承杰每个月的工资 600 多元。" 那时是广彩最低谷的时候。" 周承杰说。

广彩诞生后的 300 多年间,都以海外为主要市场,大量的广彩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中东,一度成为贵族互相攀比的高级陈设。周承杰告诉记者,他进入织金彩瓷工艺厂的时候,广彩的主要市场依然是欧洲和中东,国内甚少有人了解这项彩瓷工艺。

然而在本世纪初,海外市场以铅含量超标为由拒绝签收广彩订单,这让依赖海外市场的广彩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随后,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也极大地影响了广彩的发展。直到 2008 年,周承杰当上副厂长,他的月工资都没有超过 3000 元。" 后来,有一些博物馆、收藏家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海外的广彩瓷器并进行研究,这才让广彩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2009 年,师傅翟惠玲结束返聘,周承杰跟师傅一起离开工厂,成立了工作室。直到现在,周承杰还时常跟师傅请教技术问题。" 我们搬到这里 10 来年了,一开始租的是芳村茶叶市场一间 30 平方米的复式,楼上画,楼下烧。" 现在,周承杰的工作室有 200 多平方米,分会客室、展览室、工作间,还有烧窑、摄影、存放瓷坯和包装盒的地方。周承杰笑言,他见证了广彩事业的新时代。

现在的广彩销售,已经不再依赖出口,本地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广彩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广州本地人也开始了解广彩、喜欢广彩,工作室的订单大部分由本地藏家或企事业单位订购。虽然人工绘制耗时耗力,一年只能生产 10 个左右的作品,但收入已经明显比在工厂时高了许多。

■工作中的周承杰 。

" 让广彩变得年轻起来 "

在工作室,记者发现,周承杰的桌面跟其他老师相比,少了一张打印的图样。周承杰拿出手机,打开正在描绘中的广彩瓷瓶的图样," 这是我在平板电脑上画好的,图案是根据我在收藏的清代广彩瓷器上提取的纹饰,重新组合创作的。" 他认为,身处这个时代,就应该担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

在周承杰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不少 " 新鲜玩意儿 ":专业的摄影和打光设备,周承杰会给每一件作品拍照,留档已经成为工作的必要流程之一;摆在桌面上的各类文创产品,有周承杰自己设计制作的,也有授权给文创公司进行开发的 ……

2018 年之后,永庆坊二期开始建设,周承杰的工作室也在这里拥有了一个展示馆。一楼是根据广彩开发的各种文创产品,在这里,市民可以带走一件价格比传统广彩低得多的文创;二楼,可以通过周承杰收藏的广彩瓷器了解广彩 300 多年的发展历程;走上三楼,就可以亲手体验广彩的绘制。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周承杰的工作室只需要承担 30% 的租金和人工、水电费,就有了一个展示广彩技艺的平台。" 我想让广彩变得年轻起来,让年轻人也喜欢广彩,买得起广彩。"

除了开体验馆、做文创产品,周承杰还经常受邀走进学校、走进博物馆,带着对广彩不甚了解的人们,一点一点地了解广彩的前世今生,也示范广彩的绘制手法,让年轻一代也动手去制作自己的广彩作品。

对话

" 广彩对讲好中国故事很有用 "

新快报:处于新时代,您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周承杰:我希望广彩能够走出广州、走出广东,让全国的人都了解广彩。广彩上面的纹饰是很有意思的,上面所代表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都是很有用的。

新快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您如何理解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周承杰: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觉得我们身上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我们要把老的传统学好,总结到自己身上,然后与新的思想、新的方式去融合,从而创造出一些既承载着传统文化,也有创意的作品,让这些作品继续推广,继续流传,让广彩被更多人喜欢。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视频、图片: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剪辑:新快报记者 黄彦桃

相关标签

杰和 代表性 广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