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45 年的初夏 , 贵妃杨玉环开始日日频望南方。她出生蜀地 , 自小喜欢吃川东的荔枝。但入宫吃过岭南荔枝后 , 杨贵妃果断觉得 " 南海所生 , 尤胜蜀者 , 故每岁飞驰以进 "。如此 , 才有了大家熟悉的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当年快马加鞭千里急送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 , 就是由高力士从老家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贡园采摘的。
高州荔枝已有 2000 多年种植历史 , 如今根子镇的贡园里 , 还留存 39 棵 500 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 , 其中 1000 年以上树龄的有 9 棵 , 被誉为 " 活的荔枝博物馆 "。
■根子镇的贡园里 , 还留存 500 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 39 棵 , 被誉为 " 活的荔枝博物馆 "。
2018 年 , 高州荔枝产业园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范围覆盖根子镇、分界镇。借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 根子镇逐步形成了荔枝标准化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养蜂、文化旅游、观光采摘、民宿、餐饮等新业态 , 三产融合发展 , 走出了 " 一果兴 , 百业旺 " 的富民之路。
走入大唐荔乡的山水画卷
雨后 , 走进高州根子镇的贡园 , 新老荔枝树交错出现 , 高高低低 , 蓬蓬勃勃 , 不时还有水滴从树叶上滚落。荔枝花刚开过 , 青绿的小果子才冒头 , 园子里飘着的淡淡荔枝香气。
此园成于隋唐年间 , 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古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贡园中有 39 棵古荔树 , 其中 9 棵树龄在千年以上。据史载 , 唐朝高力士就是高州人 , 本姓冯 , 家族在岭南地区势力很大 , 便设法将家乡特产荔枝进献上去 , 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采摘自贡园。
初入园 , 见到一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时 , 便以为是老树。工作人员笑着说 , 别急 , 往里走。到园子深处 , 只见一棵荔枝树前面立着石头名牌 , 树名 " 别有洞天 ", 是一棵白糖罂 , 树龄已有 1300 年。走近一瞧 , 整个树根庞大 , 需两三人方可抱住 , 但奇的是 , 树干中部已全部空了 , 只留下的一圈树皮 , 却依旧发新枝、长新叶 , 一派茂盛。边上另一棵 1300 年的白糖罂名为 " 廿四担 ", 据说 , 当年这一棵树一年就能产两千多斤果 , 古时用担来称 , 可得二十四担之多。再往里走 , 便遇到一棵树龄约 800 岁的 " 荔王 ", 树枝粗壮挺拔 , 枝叶繁茂 , 如华盖般撑满了半个天。去年 , 这棵树上结出的荔枝拍出 138 万元的好价钱。工作人员说 , 园里的荔枝古树虽老 , 但依旧年年都能挂果 , 有时还得担心果结得太多树撑不住。
从千年的大唐贡园出来 , 沿着大路走过状元道 , 访一访唐诗主题公园 , 抬头看到红荔阁后 , 绕个弯就能到如今最热门的网红乡村游景点根子镇元坝桥头村。
■这就是如今最热门的网红乡村游景点——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桥头村。
沿着入村的柏油路进来 , 道路两边是白墙黛瓦的古风民居 , 房前屋后不是果树就是鲜花 , 红黄青绿好不热闹。村口竖着仿古的村牌坊 , 牌坊前是党建文化广场 , 边上两间挂着幌子的 " 茅草屋 " 售卖着当地特产。看完特产再往前走 , 便到了根子河边 , 河畔小广场一边设了儿童乐园 , 一边连着沿河碧道 , 对面河堤上 " 大唐荔乡 甜美果海 " 八个红色大字 , 格外显眼。桥头是元坝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 村子不大 , 然而 , 一步一景 , 描绘出一幅古色古香的大唐荔乡山水画卷。
■村民在河畔小广场里的儿童乐园游乐。
5 月 , 我在桥头等你来
桥头村的走红 , 还得从三年前说起。2018 年 , 高州荔枝产业园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范围覆盖根子镇、分界镇。 桥头村位于根子镇西南部 , 借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 桥头村以荔枝产业为依托 ,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粤韵荔村建设 , 从千年的荔枝古树群里 , 走出大唐荔乡如今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振兴之路。
■每个月 1 日、15 日 , 桥头村都会进行全村卫生大清扫。
" 我们整个村的产业就是荔枝 , 在村里 ,99.99% 的人家都是种荔枝。" 元坝村书记吴勇光说 , 只要走出门 , 这里房前屋后、路边、河边 , 到处都是荔枝树。" 在这里 , 荔枝都是整片连体开发。我们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管理 , 包括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宣传 , 再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来进行加工、推销。" 他说 , 这里逐步形成了荔枝标准化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养蜂、文化旅游、观光采摘、民宿、康养、餐饮等新业态 , 延伸了荔枝产业链 , 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
吴勇光告诉记者 , 桥头村还创新推出了托管模式 , 就算人不在村里 , 家里的果树、田地可以通过 " 全托 " 种植 , 收获后按照一定比例获得分成 ; 村民也可以在果树成长中进行 " 代管 ", 到了结果后自己采摘销售。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 , 灵活管理 , 有效地防止了土地丢荒。据了解 , 现在元坝有近 1/3 的土地是托管 , 这种管理模式将在高州全市推广。
在做大做强荔枝产业的同时 , 桥头村也着手提升人居环境 : 先后开展了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拆除全部猪舍和露天茅厕 , 清理杂竹杂木、卫生死角 , 还建设了公厕和分类垃圾收集屋 ; 并整村推进农房风貌管控 , 由村里党员干部带头 , 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 , 采用灰瓦白墙为主基调 ; 发动村民无偿献地 , 建设了环村路 ; 打造出风雨廊桥、望仙亭、河滩公园、客家女群雕等景观节点。" 现在 , 我们元坝每个月 1 日、15 日都会进行全村卫生大清扫 , 每家每户派人参加 , 统一行动 , 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吴勇光高兴地说。
如今的桥头村 , 已从过去的小土村 , 披上新装变身唐朝古风新农村 , 成为了根子镇大唐荔乡旅游线路上的网红打卡点 , 也成了美丽乡村的样板。
■高州市采鲜园果蔬合作社同时也是村里的电商服务中心。
" 今年春节期间 , 桥头村一天客流量就超两万人次 , 平时的游客人流量也都在 2000 以上。" 吴勇光介绍说 , 接下来 , 桥头村要进一步打造民宿和饮食业 ," 村里现在只有一两家小的农家乐 , 但很多村民已经有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或农家乐的想法。" 为此 , 桥头村成立了百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来筹划推动 , 带动周边村民以自家房屋加入 , 由合作社总体规划 , 统一打造。
"5 · 20" 是根子镇的荔枝节。根子镇的荔枝上市早 , 成熟期比增城、从化等其他荔枝产区早半个多月。从 5 月 20 日起 , 新一年的荔枝开始上市了。
5 月 , 我在桥头等你 !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王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