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2-05-07
“转折之城”再写传奇!新华社聚焦革命老区贵州遵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进入 5 月,革命老区贵州遵义的乡野间格外 " 红火 "。在新蒲新区新舟镇的辣椒种植基地上,村民们正忙着将已育好的辣椒苗移栽到地里。

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限,革命老区遵义长期受到贫困的羁绊。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号角在黔北大地吹响。如今,黔北大地焕然新生,辣椒、茶叶、方竹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位于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专业辣椒批发市场,2017 年正式运营,可满足年交易量 75 万吨,2022 年交易金额有望突破 100 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辣椒产地和集散地。

工人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中国辣椒城将辣椒装袋(2021 年 8 月 29 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 中国辣椒城为大家创造了发展的平台。" 吴应波是新舟镇最大的辣椒种植户,做辣椒生意十几年,在贵州、新疆、甘肃多地均有自己的种植基地,2020 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出来的辣椒运往中国辣椒城进行加工,再销往全国各地。多年来,带动数千名群众增收。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正安县,曾经是贵州省 16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走进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制形、打磨、上漆、调音,吉他声声宛若奏响一首 " 生产进行曲 "。

2020 年 3 月,随着正安县脱贫摘帽,遵义市 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22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 一步跨千年 " 的奇迹依然在革命老区山乡上演。

5 月 2 日,游客在贵州省正安县九道水景区乘船观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产业园内入驻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 111 家,年产销吉他 600 万把以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巴西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产业园带动就业近 1.5 万人,有效保障了近 7000 人稳定脱贫。

因长征期间四渡赤水战役闻名遐迩的赤水河,是一条 " 英雄河 ",五马河是赤水河仁怀段最大的支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因为生活垃圾、养殖生产、工业排污、非法捕捞等,河流水质急剧恶化,55 岁的当地村民郭小勇眼看着这条 " 母亲河 " 从 " 漂白沫 " 到重回清澈。

" 五马环境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 郭小勇自豪地说。近年来,五马镇全面取缔、治理五马河沿岸数百家污染企业,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河长作用,将党员干部纳入巡河队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通过 " 关、建、治、管 " 保障护河治河工作有力有效。如今,五马河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标准,已成为仁怀市境内保护最好的河流之一。

4 月 11 日拍摄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景区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五马河的变迁是革命老区遵义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据遵义市政府统计," 十三五 " 期间,乌江、赤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有序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 95%,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7% 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2%。

近年来,曾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遵义对外开放能力显著增强:黔渝快铁建成通车,茅台机场建成通航,乌江航运通江达海,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4 万公里、居贵州省第一。

贵州省乌江特大桥(2021 年 11 月 24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 雄关漫道真如铁 ",历史烟尘中的一个个红色印记,讲述着 " 伟大转折 " 的惊心动魄;" 而今迈步从头越 ",时代答卷中的一次次艰难求索,凝结着 " 转折之志 " 的憧憬期待。

2021 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0 亿元大关,经济增速连年位居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从摆脱贫困到实现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发展,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 转折之城 " 再写传奇。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