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09
嗑一嗑Judy的父母爱情,南京见证了他们的情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最近的热播剧《山河月明》中

男主角朱棣万万没想到

自己被爸妈抢尽了风头

观众纷纷嗑起了甜甜的 " 父母爱情 "

《山河月明》剧中的朱元璋和马皇后

剧中,朱元璋遇上开心事

会让马皇后做几个菜喝两盅

朱元璋做得不对时

马皇后拎着鸡毛掸子追得他满宫跑

但他还是一口一个 " 妹子 " 叫得亲切

细水长流的感情看似平淡,却十分戳人

历史上,老朱和媳妇的感情故事真这么甜吗

听文脉君和你韶韶

炊饼成穷小子定情信物

在一个穷小子一无所有时,一个白富美姑娘对他青睐有加,义无反顾嫁给他,拼尽全力保护他,竭尽所能帮助他,最终穷小子成功逆袭,两人长相厮守。

听到这样的故事,你一定以为是晚间八点档。但拿到这个偶像剧剧本的人,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

小时候父母双亡,饥寒交迫,只能到寺庙里混口饭吃。可是后来皇觉寺里也闹了饥荒,想要吃的得靠自己化缘。

换了身袈裟,可依然在乞讨。公元 1352 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准备重新找一个有饭吃的地方,于是去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郭子兴

这一年,他 25 岁,遇上了生命里的那个她。

她是郭子兴刎颈之交马公的女儿,被郭子兴收为养女,20 岁的马姑娘模样端庄,能诗会画,被郭子兴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马皇后人偶(明孝陵博物馆文创)

拼事业的同时,一点也不耽误朱元璋谈恋爱。可郭子兴是一个多疑的人,有人故意挑拨他和女婿的关系,他一个不高兴,就把女婿关了起来,还不给饭吃。

马姑娘将滚烫的炊饼揣在怀中,偷偷带去给朱元璋吃,把皮肉都烫破了。

朱元璋吃炊饼人偶(明孝陵博物馆文创)

靠这样的方法保护丈夫,始终治标不治本。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孝敬郭子兴的妻妾,她们一定没少帮这个女婿说好话,最终翁婿之间的嫌隙得释。

做他背后的女人

在妻子的帮助下,朱元璋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开始大展宏图。在郭子兴父子二人战死后,朱元璋成为郭氏余部的主要统帅,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元朝,并且不断扩大势力,和陈友谅、张士诚并称江南反元的三大主力。

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她从未缺席,始终生死相随,而且是个极其靠谱的 " 小助理 "。朱元璋军中的公文、书信都是由她保管的,心细如尘的她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凡朱元璋有需要,她都能及时取出,从未出过岔子,跟图书馆检索系统一样厉害。

朱元璋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时,她率领将士们的妻妾渡过长江,颇有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巾帼之风。

渡江之后,前线每天都在打仗,军需供给十分困难,她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准备一些干粮和干肉,保证朱元璋不饿肚子。

朱元璋雕像

朱元璋夺取集庆(今南京)之后,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战斗更为激烈。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带领将士们的妻妾一起制作军衣军鞋,晚上都没有时间睡觉。

陈友谅率兵攻陷太平,顺江东下,直逼江宁,两军在龙湾(今南京西北)激战,朱元璋率军抵挡。

她将金银布帛全部拿出来犒劳将士,将士们奋勇杀敌,打败了陈友谅。

1368 年正月,那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小子在应天府(今南京市)完成了人生逆袭,他将最无尚的尊荣捧给了一路相随的姑娘,封她为后。

马皇后

婚姻保鲜法则:听老婆的话

登上皇位的朱元璋,最爱在群臣面前炫自己的妻子。

我老婆忍饥挨饿也要给我准备的干粮干肉,就像是汉光武帝危难之时,东汉开国名将冯异所献的芜萎豆粥、滹沱麦饭。这么好的老婆,你们有吗?

你们肯定没有,上一个和我一样有福气的人,大概要数李世民了,长孙皇后尚可与我的皇后比肩。

朱元璋与马皇后人偶

退朝后,朱元璋兴冲冲地把这事告诉马皇后,像个邀功的孩子。马皇后却说,夫妇互相保护容易,君臣互相保护则很难。陛下没有忘记与我共同度过的那些贫贱日子,但愿陛下也不要忘记与群臣共度的艰难岁月,况且我怎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呢。

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只有在马皇后面前没有一点脾气,也只有马皇后,才敢真的 " 管束 " 朱元璋。因为那个曾经的穷小子始终没有忘记,皇后与他," 起自寒微,忧勤相济 "。

大学士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因为他的孙子犯了法,而要被朱元璋处死。马皇后说,普通百姓家孩子的老师 , 尚可以从始至终受到礼遇 , 况且是皇帝孩子的老师呢 ? 另外 , 宋濂平时在家中深居简出 , 不一定知情。

宋濂

朱元璋不听劝,等到吃饭的时候傻了眼,怎么全是素的,没有酒肉。马皇后顺着他的话答:我要为宋先生作福事。

被老婆噎住能怎么办呢?找个台阶,自己下吧,于是扔下筷子,起身离去。第二天,朱元璋还是赦免了宋濂,改戍茂州。

朱元璋的这种 " 听话 " 既是对人也是对事,马皇后说的在理,语气温和,一国之君要是连这点气度都没有,怎么能叫一国之君呢?你看,还有一件事也证明了马皇后的 " 会说话 "。

朱元璋一向重视人才培养,建立明朝前就在南京创办了学校,广收优秀学生。但学生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们的妻儿却无人照应。于是马皇后就建议,国家也要给学生的妻儿提供粮食,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搞学术。

这个建议老朱也听进去了,设立了红板仓,储备粮食赐给太学生的家眷,给太学生发家粮的举措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

朱元璋与马皇后人偶

有温度、能共情,是马皇后能提出这样建议的根本。她想告诉天下士子,国家很重视他们,只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后就可以为国家服务,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命运融为一起。在这方面,细心的马皇后比她的丈夫考虑得全面。

南京见证他们的爱情

虽是皇家之主,却也是平淡夫妻。马皇后的日子过得好像还和从前一样,平平淡淡的,对朱元璋的爱也如过去那般,深沉而恬淡。

平日里,马皇后对朱元璋有一些 " 小气 " 的规定,比如每次吃饭都要盯着朱元璋,不能吃得太奢侈、吃得太多了。

她听说元世祖皇后用坏的弓弦织成衣服 , 也命人依法炮制 , 织成被褥和衣服 , 赐给民间孤独的老人 , 剩下的帛和丝做成衣服 , 分赐给诸王和公主 , 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 知道蚕桑的艰难。

马皇后人偶

爱屋及乌,朱元璋想给马皇后的亲族授予官职,却被谢绝了 , 她说,国家的爵禄是贤士大夫共有的 , 不应该偏私我们家人,还举出一些前朝外戚乱政的例子。朱元璋听从了马皇后的建议 , 没再对她的亲族进行封官进爵 , 只赏赐了金帛。

这样的好女人,是朱元璋几世修来的福。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马皇后病重时,往事一桩桩浮现在朱元璋眼前,他感慨 " 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

洪武十五年八月,卧病的马皇后担心劳民伤财,拒绝祭祀祈祷,又害怕暴躁的朱元璋因为自己的缘故降罪医生,也拒绝寻求良医。

她拉着丈夫的手喃喃道:" 希望陛下能够寻贤才纳良谏,自始至终都谨慎对待每件事情,子孙后代都能够有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各得其所。"

这一月丙戌日,这个善良的女人去世了,终年五十一岁。《明史 ·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传》中写下三个字:" 帝恸哭 "。

朱元璋人偶

想朱元璋这一生戎马生涯,气吞山河,败陈友谅,灭张士诚,歼方国珍,却在马皇后死后哭得像个孩子。

夜晚的风吹过,山河天下俱在,唯独他没有家了,他又成为皇觉寺那个孑然一身的和尚了。

俯瞰明孝陵

洪武十六年,孝陵殿落成,先入葬的马皇后在陵寝中静静等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那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终于回到她身边,从此生生世世永不离 ……

如今,从下马坊进入明孝陵,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石造牌坊,横刻 " 诸司官员下马 " 几个大字。

明孝陵神道

越过御河桥进入神道,道路两侧分立着石狮、石象等,每到秋天树叶染黄,美得不像话。

原来孝陵殿内正中奉着的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牌位,后来因为太平天国战火大殿被毁,清同治年间重建三间。

明孝陵宝顶前挡土墙上刻有 " 此山明太祖之墓 "

宝顶土丘之下的帝后,未必能想到,他们长眠的绿水青山处,600 多年后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人们往来其间,感叹于建筑的巍峨,更艳羡着这段贫贱不离、富贵不移的动人爱情。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张然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杰 部分图片来自钟山风景区、《山河月明》剧照

视频制作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特别感谢南京古都学会副秘书长路侃对本文的帮助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和现代快报

联合推出 " 江苏文脉 " 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