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面对雨情,海珠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汛备汛工作,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明确应急、住建、水务、规划资源等部门及各街道职责。做到细化分工、压实责任,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确保防汛工作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全力以赴开展隐患排查,全面排查辖内易涝点、危房、在建工地、简易工棚、路树、户外广告牌等情况。
在建工地较多的琶洲街、南洲街、官洲街、华洲街,街道要求建筑工地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听从三防应急指挥调度,落实停工要求。对路面安全保障、排查绿化树木、电线灯杆、户外广告招牌等容易倾倒、漏电等引发次生伤害的问题及时消除,加强突发天气期间的交通管制和路面巡查。对内涝水浸灾害的多发点位,特别是地下车库、桥梁、涵洞、隧道,加强监测和应急处突。各街道环卫部门加强对路面雨水排水口检查,防止树叶、垃圾、杂物堵塞。同时,特别关注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对特殊场所、弱势群体提前排查,关心关爱到位。
同时,海珠区组建并部署机动小分队开展拉网式排查,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三防物资是否到位,转移安置点是否准备到位,抢险队伍人员是否到位,台账内的三防风险点是否已管控到位(重点是内涝点、地质灾害点、危房),是否有新增的台账外风险点。对河涌、桥梁、涵洞(隧)等实行全程动态监管,建立信息化监控体系,落实重点部位专人驻点值守。目前,共排查易涝点、危房、削坡建房等风险隐患 169 处并已全部落实防控措施。基于不同情景精细化制定应急预案,科学配备防汛抢险物资和设备,建立 80 支防汛抢险队伍,备齐大流量抽水泵 26 台、冲锋舟(橡皮艇)24 艘,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此外,海珠湿地 10 日发布公告称,将按照相关工作要求,视实时天气状况启动临时闭园措施。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属下各馆包括邓世昌纪念馆、十香园纪念馆、潘鹤雕塑艺术园、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等自 5 月 10 日 16:30 起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根据气象情况另行通知。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海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