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支援白云区人和镇疫情防控中," 黄埔铁军 " 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过得特别有意义。5 月 1 日,有人汗湿 5 个口罩和 4 个面罩,在雨水和汗水中度过一个名副其实的 " 劳动节 ";5 月 4 日,他们奔走在上门核酸、物资配送等现场,用行动诠释 " 青年节 " 的含义;5 月 8 日母亲节,同在抗疫一线的母子在电话里送上最温馨的问候 …… 这些节日,因为黄埔铁军的奉献和担当,有了更为闪光的意义。
从小白到多面手,95 后小姑娘两次请战抗疫
" 赵奶奶,我们又见面了!" 夏港街道办事处专职环保员陈可欣笑着打招呼。
5 月 6 日下午 5 点,负责支援白云疫情的她在人和镇矮岗村的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头发花白且有点驼背的赵奶奶。看见奶奶额头上的汗珠,陈可欣立即掏出纸巾递了过去。
陈可欣与赵奶奶的上一次相遇是 4 月 30 日的凌晨 1 点。听到一阵敲门声的赵奶奶推开大门,就看见门外站着身穿防护服上门登记核查信息的陈可欣。昏暗的灯光下,陈可欣的防护服被外面的雨水和里面的汗水完全浸透,紧紧粘在身上,手上紧紧攥着纸质信息登记表,头上戴着的防护面屏不时落下雨滴,因为灯光昏暗,她的眼睛只能 " 贴 " 在登记表上记录信息。
1998 年出生的小姑娘陈可欣已是第二次主动报名参加支援白云区防疫工作。" 约朋友、看电影、去野餐 ……" 本是她五一假期原本的安排。面对白云区突发疫情,接到支援号召后,陈可欣毫不犹豫地在报名表中写上自己的名字。虽然相比上一次的任务更加艰险,但她没有退缩。
雨水加汗水,一天汗湿 5 个口罩和 4 个面屏
转运工作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5 月 1 日晚,大雨倾盆。在进行转运工作时,所有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子裤子都全部湿透,汗水雨水混在一起。正在白云区支援的黄埔区新龙镇监察站站长徐一政口罩接连湿透、面罩被雨淋花,一天内不得不换了 5 个口罩和 4 个面屏。
" 此前村里面转运工作效率不高,是因为许多时候要等村民干完手中的活,转运专班等待时间非常长。" 徐一政说,联合支援队伍到达后,立即优化了转运的程序。队员们提前梳理清楚名单,明确待转人员地点,制定并优化运转路线,尽量集中在一点,让待转运人员少走路;提前做好沟通以及上门引导,隔离衣防护服也提前送到。" 车辆一到,人就能运走。"
转运程序再布置,转运大巴每辆车分别配扫码员、跟车员,对接协调好入住手续,和村委紧密配合。这下转运专班的效率就大为提升,为该村降低风险做足了保障。
连续奋战 18 个小时,敲完全村每一户的门
" 一定要当天完成扫楼!" 4 月 29 日早上 9 点,黄埔区新龙镇和夏港街联合支援队抵达白云区人和镇矮岗村现场。此时,村委告诉他们,该村核酸检测数据与实际人口和流动人口总数有出入。如果不马上进行排查,未知风险有可能增大。联合指挥部果断决定,分设转运、扫楼、扫码、数据、后勤 5 个专班,拍门扫楼一户不落。
从早上 9 点半到次日凌晨 5 点,黄埔区派出 90 人支援队伍分为 19 小组,分别对接矮岗村 19 个经济社。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支援队走遍了矮岗村的 2406 栋房子,连续奋战 18 个小时,摸清了该村村民和外来人员核酸底数及其他相关疫情防控所需数据。
夏港街道保税社区党委书记匡文华有 20 多年社区工作经验,主动担任其中一个支援小组的组长。" 我们摸清了老百姓的情况,掌握了底数,加强对该村特殊人群的服务。" 经过支援队伍 18 个小时的拍门扫楼,矮岗村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全村核酸。
在连续扫楼过程中,匡文华和队友们还发现了 760 多位本打算乘坐航班或是途经这里的旅客滞留在矮岗村。经过标准工作流程筛查后,放行了 300 多位无风险的滞留旅客。一位滞留矮岗村的年轻旅客留言说:" 感谢广州,感谢你们的帮助!"
抗疫一线,不一样的母亲节
白云区人和镇西成村大榕树下的临时生活物资配送点,每天上午 10 点," 大声公 " 的女高音准时响起,这是黄埔区鱼珠街对口支援人员李敏在指挥着一群来自黄埔的小伙子,配送隔离群众的生活物资。在李敏的组织下,分类、打单、配物资、打包 …… 一套流程行云流水,有条不紊。
身为志愿队后勤组组长,李敏负责专班人员管理、防护物资保障等工作。克服了情况不明、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李敏将临时配送点物资分拣流程进一步优化,有效提高了上门配送效率,确保封控区、管控区内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质保障。支援专班队员中有好几个 "90 后 ",当大家因工作压力出现情绪问题时,李敏还充当大家的 " 知心妈咪 ",主动开展心理疏导。专班工作组一位 "90 后 " 队员告诉记者,每当他们身心疲惫出现急躁情绪时,李敏的声音总在鼓励他们:" 耐心一点,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出色地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和母亲一样,熊峰源也是黄埔区支援白云防疫队伍中的一员,他所在的红山街支援专班对口支援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在支援队伍里,熊峰源负责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群众扫码录入核酸检测信息,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每晚和母亲在手机上的几句寒暄成为他的支撑。
热出痱子、忙出胃病,他说 " 一切都值得 "
实行社区管控后,物资保障问题便成了居民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从生活用品到生鲜水果、日常外卖,均需要从封控道路路口取回,再一一送至居民家中。4 月 30 日晚上,广州突然下起了一场雨,晚饭时间段,白云区人和镇穗和社区外的封控路口积压了越来越多的外卖。
社区居委会雨伞不足,仅存的几把都被拿出去使用了。眼看到了饭点,正在穗和社区支援的黄埔区长岭居管委会(区重点项目办)工作人员蔡志炜急得团团转。他既担心外卖淋到雨,又担心居民错过晚饭饿肚子。蔡志炜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一辆 " 小电驴 ",顾不上没有雨衣,他抓起钥匙就骑上了车,淋着大雨,到路口把外卖拿了进来,及时解决了居民的吃饭问题。
刚送完外卖擦干头发的蔡志炜,又看到有居民在群里发微信:有一份生日蛋糕送到了路口。蔡志炜说:" 反正我也湿透了,不怕再淋湿。人家难得过生日,蛋糕要及时吃上,这也算是我们支援工作队送的生日礼物了。" 说完,他又一头扎进雨中。
从 4 月 28 日到 5 月 9 日的十几天紧张支援工作下来,"95 后 " 的蔡志炜因为长期穿防护服,捂出了一身痱子,也因为工作没法按时吃饭而犯了胃病。但是说到这几天的经历,蔡志炜总是说:" 群众隔离在家也不容易,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保障群众的饮食起居,提高群众在隔离时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曾妮 舒悦 周翼 郝集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