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朋 杨洪亮 刘冬颖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郝欣
" 芳菲五月暗香沁 ",这话送给方正县德善乡育林村内的百亩梨园很应景,这个有百年历史的梨园又迎来了花季,满园梨花竞相绽放," 梨花香雪海 " 别致美景伴着扑鼻暗香。
在青瓦白墙的映衬下,藏身乡村的一树树梨花迎风招展,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这座美丽小山村吸引了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方正剪纸艺人,他们用镜头记录梨花之韵,用剪纸作品展现乡村之美。
" 梨花是育林村延续的乡愁乡韵。" 村党支部书记刘先会告诉记者,育林村的梨园有百余年历史,当时的野生梨园就是方正美景之一。
当年," 方正首任知事 " 杨步墀到育林村访查民情,有感于炊烟、雪树、梨花、朝霞、春华的农耕美景,写下了《梨园春晓》这首传世佳作。" 烟笼雪树露含葩,红映千枝待早霞。多少农人耕绿野,为其秋实爱春华。" 精彩诗句给育林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育林梨树园由此美名盛传。
念好 " 产业经 ",打好 " 乡愁牌 "。如今,育林村在村 " 两委 " 的带领下,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如何做强 " 梨经济 "、做活 " 梨文化 ",成为育林村乡村振兴路上的新课题。
2021 年,育林村被确定为文化融合类省级龙江民居试点村,得到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支持,以 " 逐梦乡野、振兴育林 " 为主题,对育林村龙江民居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为育林村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本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七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也给我们的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刘先会说。
投资兴业梨为媒,振兴发展花架桥。未来,育林村将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依托育林村的山水文化、梨文化、民居民俗文化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本着振兴产业、留住乡愁,积极打造 " 山水育林、生态乡村 ";着力建设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创设计产业基地、旅游观光摄影基地、民俗文化体验基地。让宜居宜业宜游特色村庄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新亮点,让百年梨园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迷人的风景。
(臧祥冬视频拍摄及制作)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