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13
2023年,江苏将建成超1500个地震预警观测站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储希豪 文 / 摄)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来得总是很突然。目前,江苏正在加紧地震预警工程建设,到 2023 年,全省将建成超过 1500 个地震预警观测站点,初步具备地震预警能力。

△地震预警观测站点分布

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地震波:速度快但破坏性小的纵波、速度慢但破坏力惊人的横波。地震预警,就是要抢在具有更大破坏性的横波到达之前,发现纵波,并发出地震警报。然而,往往震中附近是存在预警盲区的,一般情况下,只有监测台站越密集,预警盲区才会越小。

△纵波和横波

近年来,江苏不断加大地震监测基础设施投入,现在拥有 " 三网一系统 ",包括测震台网、地震地球物理台网、地震烈度速报台网,以及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台网密度位于全国前列。江苏地震台研究员王俊介绍,随着 "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 江苏子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江苏地区已经具备初步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目前正在进一步建设江苏省地震预警工程。

△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数据

" 江苏省地震预警工程将结合江苏震情省情,初步建成覆盖全省、超过 1500 个站点的地震预警观测系统。" 王俊表示,江苏省地震预警系统将是多观测手段融合的现代预警系统,观测设备包括强震动仪、宽频带地震仪、GNSS、烈度计等先进设备,通过异地预警模式和现地预警模式,综合产生预警信息,并通过地震预警终端、电视、收集、电脑、应急喇叭等预警发布渠道,第一时间向公众和用户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波

地震预警往往只有数秒到数十秒,那能起到怎样的实际作用呢?王俊总结为 " 大震减轻灾害,小震安定人心 "。他表示,当较大地震来临时,除了让公众接收到预警信息后紧急疏散,并寻找避难空间外,还可以让火车紧急制动,防止脱轨;控制工业生产线,采取紧急避难措施减少损失;让正在进行的医疗手术暂停,避免二次伤害;还可以让电梯就近停靠,避免人员受困,减轻救援压力 ……

(部分图片由江苏省地震局提供)

相关标签

王俊 地震 江苏 地震局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