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 月 13 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主办的 " 青春有我,读剧匠心 "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 100 周年剧本诵读会在红线女旧居举办,来自粤剧界与话剧界的青年代表演绎多部经典剧本,讲述南粤大地 " 觉醒年代 " 故事,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
以青年为题,开展跨剧种对话交流
活动从李大钊先生的经典著作《青春》出发,来自粤剧界与话剧界的青年代表,分享他们关于 " 青春 " 的理解,讨论青年之于个人、国家、民族的价值,探讨粤剧与话剧跨界融合的意义。
诵读会将《家》《刑场上的婚礼》两个经典剧本作为诵读材料之一,通过粤剧与话剧两种艺术形式的分别演绎,碰撞出跨艺术语言的魅力。剧本的演绎诵读呈现了青年对于封建压迫的觉醒反抗,他们发出的对自由与生命的呐喊响彻历史长空,直至今天仍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主办方介绍称,1992 年红线女将巴金的《家》搬上粤剧舞台,并亲自担任导演,如今由其红派传承人进行重演,不仅是对红派艺术的致敬,更是对星火燎原精神的延续。
诵读会上还精选了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名人的近现代作品《红的归来》《寻秘郑家大屋》。《红的归来》是第一部将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搬上粤剧舞台的作品,讲述其为助力祖国建设,毅然决定从香港回到广州的历史记忆,而澳门题材沉浸式话剧《寻秘郑家大屋》则以更为新鲜的形式,讲述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往事。
此次诵读会特意选取普通话与粤语两种语言,由国家二级演员李跃辉与主持人周丽珊分别进行剧目讲述,带领观众进入设定的情绪中,具有听觉美感与地域特色。
发出 " 友爱路 20 号美术征集令 "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 " 友爱路 20" 号人文艺术平台的特色活动之一。今年该平台将继续聚焦青年关注热爱的话题,拓展交流推广形式。首先重磅推出的是 " 当美术遇见粤剧 · 友爱路 20 号 " 美术作品征集活动,诚挚向社会大众发出美术作品征集的号召。
红线女出生在广州西关,她对这里饱含深情,对百年粤剧充满热情,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感情。此次征集的美术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以及其它种类美术作品,入选作品将在线下集中展出,体现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的特殊情感。报送截止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详情请关注 " 红线女艺术中心 " 公众号。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