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麦花吗?你闻过麦花清甜芬芳的味道吗?那样渺小朴素、平淡无奇的庄稼花儿,在故乡一望无垠的麦野上静静绽放,诱我乡情悠悠、乡思无限。
麦花就是冬小麦开的花儿,一般在麦子秀齐穗时绽放。在 " 二十四番花信风 " 中,清明节气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 " 轻化细细 "" 万顷雪光 " 的小麦花。它在麦子青绿色的小穗节点上,绽出几朵细细碎碎的小花穗,白中带着点微黄,像亮闪闪的绣花针,微风轻拂,送来淡淡的芳香。麦花是两性花,雄蕊、雌蕊生在一株小麦上,它不仅小巧,其花期也很短,每一朵小花儿大约开放十多分钟到半个小时,整个扬花期也仅有三四天时间,是庄稼花里寿命最短的花儿。
在滚滚涌来的青色麦浪中,小小的麦花开出了小清新,开出了明快的诗情画意。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为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乡村风情画:"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的《初夏》写道:" 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 长夏即将来临,小院里老槐树枝叶茂密,遮蔽一方清凉,微风吹来阵阵麦花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南宋诗人王迈看到了暮春时节的乡间景色,不由赞曰:" 桑葚熟时鸠唤雨,麦花黄后燕翻风。" 最喜宋末元初诗人董嗣杲写的一首《麦花》,其中有句:" 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 细细弱弱的麦花轻舞飞扬,那清秀可人的风姿何止一枝两枝,它们如一片片小雪花,在万顷翠浪似的麦田上绽放,终将孕育出金色的丰收硕果。
最爱麦花香气的,莫过于我的老父亲。他大半辈子生活在遥远的新疆,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名农垦战士,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使千里戈壁滩变成了麦浪滚滚、粮油飘香的米粮川。父亲退休回到家乡,依然离不开土地,嗅不够清芬入脾的麦花香,他在那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种粮种菜,过着自给自足的恬淡生活。春末夏初,父亲最爱做的事儿,就是牵着孙儿的小手,到麦田里看小麦的长势,欣赏麦穗麦花的青秀清香,教唱他自编的童谣:" 谷雨到、麦苗笑,青穗高高麦花飘。麦花白、麦花黄,麦花飘香是我乡 ……" 直哼得激情澎湃,泪眼迷蒙。他笑眯眯地告诉孙儿:" 甭看麦花儿小不点儿,可你凑上去闻一闻,是不是能闻到大白馒头、大饼子的香味儿?" 孙儿一一验试,连连点头 …… 如今,父亲的坟就在那片傍河的麦地,他每年都可以嗅到清甜的麦花香,欣慰的笑容在滚滚的麦浪上浮现。
邻家的二妹子名儿就叫麦花,出落得亭亭玉立,像一杆颀秀挺拔的小麦。她爱笑,笑靥里有麦花的甜香。麦花农大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毅然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农技员,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在十里八乡、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为乡亲们种麦种粮提供科技服务。日久天长,她的脸色也成了闪耀着太阳光泽的小麦色。麦花常说,要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做一粒庄稼地里的好种子,开小小的花,结大大的果,实现 " 禾下乘凉梦 "……
俗话说:" 牡丹花大空入目,麦花虽微结成实。" 麦花虽小,小得实在不起眼,可它孕育了千千万万粒饱满的麦子,充盈我们一个个高大的粮仓。"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有了麦子、稻谷,我们走起路来才能脚踏实地,脚下生风,迈向未来,我们有无穷的力量,无限的向往!
来源 黔中书
文 刘琪瑞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