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张巍
三模过后高考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高三学子该如何抓住备考倒计时,更好地进行有效复习?小编特邀哈一中各科名师给出高考倒计时备考建议。
解读名师:李辉,哈一中地理老师,教龄 18 年,党龄 19 年。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尔滨市模范工作者,多次获教育局记功奖励,曾获 "2008 年度哈一中感动人物 " 的称号,全国地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学业水平测试命题员、黑龙江省高考阅卷优秀阅卷员。
高考考的是主干知识的应用,考的是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备考的方向一定要正确,不要追求细枝末节,要抓重要的原理和方法,要重视分析思路的训练。
一、回归课本、回归地图册,脚踏实地
老师复习到哪个模块,你就抓紧自习时间回归课本知识;跟住进度,适度演练。要相信老师的能力和经验。现阶段,老师的作用将会更大,一定要在老师的复习进度安排下,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有条不紊,这样就不会茫然,亦不会感觉压力过大,张弛有度,轻松提分。
二、不同层次的同学在具体着力点上要有偏重
基础薄弱的同学:要回归基础抓落实;习题练习要关注对常规高频试题的解题思路的落实;特别是对区域背景不熟悉的同学要在最后这段时间适度补充区域地理的重要背景特征。每天尝试熟悉一个区域,训练区域的分析思路。
中等层次的同学:要关注知识体系的建立,明确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习题练习要重点针对有现实情境的题目进行,提升整合能力。
地理具有优势的同学:要加强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关注细节,依托试题做好个性化的查漏补缺,力争最理想的成绩。
三、研究高考真题,回扣基础知识
高考真题是我们了解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命题思维的第一手资料,值得考生反复研读。建议考生将近三年的全国及地方卷中每题,甚至是每个选项的解题依据找到,做到能将错误的选项改对,依据材料得出的,考查的是关键能力,依据基础知识得出的,考查的是必备知识,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利用高考真题,达到进一步查缺补漏,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高考每一道试题背后都有命题人对学科素养的理解;在课上和课下多从学科素养的角度理解、思考一下每一道题目,学会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考查策略,能够做好这一点会让自己的高考成绩更上一层楼。
四、关注社会热点,从容应对新情境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趋势来看,高考并不回避热点,只是考查手法灵活以及出其不意,但对热点问题的储备,可以帮助考生们在考场上更从容的应对新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理解上更胜一筹。近两年的热点例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短缺、中华传统文化等等,关注热点背后所蕴藏的地理事象、地理原理、地理思想,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该事象发生的原因、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带来的影响,探究其解决的措施等。所以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多关注时事新闻,储备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是基础扎实、头脑灵活的学生,在适当练习的同时,多总结归纳,学习会事半功倍,学习的效率会更高,高考的自信心也会更强。
五、模拟常做,心境从容
最后的冲刺阶段离不开模拟演练,既要练手,也要练心。完成一套文综试卷中的地理部分,一般时长为 40 分钟,每次答题要严格控制时间,以适应高考的要求。选择的模拟试题要尽量向高考真题靠拢,不偏不怪。考前也不要过于紧张,强化自身的心理的素质,可以将考试视作平日里在教室做题一般,从容面对高考,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长发挥。每天保证休息,正常饮食,正常运动,乐观向上,让心里充满阳光和正能量。
六、养成良好习惯,决胜六月高考
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可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地体现出来。选择题,需细读题干,阅读完所有选项,再选出最佳答案,千万不要看到 A 正确,就不看 BCD 选项,这是做选择的大忌,也许看完,BC 也正确,自己粗心没有看到是选不正确的选项,若觉得有两项都正确,就需再读信息来确定。
综合题做题时:第一,把重要的信息勾划、圈点、标注出来,注意是哪个区域、何时、何事、什么区位条件;第二,把一个较大、较长的问题细化,分成几个小问题,综合题中信息及所学过知识再来一一解析;第三,根据每一问的分数来定得分点,主次分明,主要的、肯定的得分点往前放,次要的放后面,可答可不答的不能确定的,写在最后;第四,表达要清晰,注意其逻辑关系,前因后果、层层递进来答题;第五,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语言要科学、全面、准确,必要时背一些常用的地理术语;第六,字迹工整,笔画清楚,不写连笔。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