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17
祁连山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兰大科研团队取得新进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勾晓华教授团队在祁连山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参考。这是记者 17 日从兰大获悉的。

祁连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 " 水源涵养区 ",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发源地。然而,气候变暖导致祁连山冰冻圈持续退缩,过去 10 多年滥牧、滥伐、采矿等人类活动更加剧了祁连山生态的恶化,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退化,在此背景下,对祁连山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过去的气候模拟预估往往聚焦中国地区、中国西部和青藏高原,大空间尺度的模拟分析对祁连山复杂地区的气候状况描述简略,针对整个祁连山的详细预估尚且缺乏。基于此,兰大资源环境学院,西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勾晓华教授团队基于相关观测资料对区域气候模式在历史时期 1971 — 2000 年的模拟性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和预估了祁连山地区 2011 — 2100 年在特定数值情景下年平均和季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于 2022 年 4 月 8 日在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杂志在线发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刘兰娅为论文第一作者,勾晓华教授和王学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祁连山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黑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