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提起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许多人都立刻想到那里大大小小的煤矿。彼时,阿戛镇的 " 黑色产业 " 让当地人增加了经济收入的同时却让生态遭到了破坏,也让阿戛镇的致富路走到了瓶颈期。
如今,再提阿戛镇,人们想到的是当地各种各样的精品水果,樱桃、枇杷、杨梅、李子、桑葚 …… 此时,阿戛镇因 " 绿色产业 " 遍布全镇,乡村美景如画,成为市民近郊游的好去处,也让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 枇杷好得很,快去地里摘咯。" 沿着水黄公路驱车来到阿戛镇,路边,每隔几户人家的距离就能见到在家门口销售水果的农户正在吆喝着,门前,一篮篮金黄色的枇杷格外诱人。
" 先来尝尝两个枇杷,这果子又甜又香。我家种的枇杷不打农药,只追农家肥,你们放心吃。"67 岁的王大学老人一边将称好的果子递到顾客手里,一边招呼大家品尝他家的枇杷。
" 去年,我家仅枇杷就卖得差不多 4 万块钱,再加上卖其他水果,年收入在 6 万多元。" 王大学说,以前,阿戛镇到处是荒山,地下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就有了大大小小的煤矿,钱是挣着了,但环境却越来越差,煤炭产业也越来越难得发展。
2014 年起,阿戛镇党委政府紧跟六盘水产业转型的步伐,逐步把短期发展的 " 黑色产业 " 转变为长效发展的 " 绿色产业 ",让阿戛镇得到蜕变。阿戛镇的部分村民也响应政府的号召,利用荒山荒坡开始种植精品水果,这一种,还种出了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 现在可不像以前了,你看看我们这里风景好,空气好,水果又多,就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到处都有来采摘的游客,这样挣钱舒心多了。" 王大学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目前,王大学家已种植樱桃、枇杷、蜂糖李、猕猴桃等精品水果 30 亩。尽管受 " 倒春寒 " 影响,但今年的果子销售收入应该和去年差不多。
在阿戛镇,像王大学家这样的吃上 " 绿色生态饭 " 的人家不在少数,这也让人们看到了 " 绿色产业 " 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 各类产业的布局,不仅为我们阿戛构筑起了一道道厚实的生态保护屏障,更为重要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绿色生态饭’。" 水城区阿戛镇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阿戛镇共种植枇杷 4093 亩,挂果面积 3000 亩,预计今年每亩产量 1500 斤,可采摘 450 万斤,按平均每斤 5 元计算,预计产值可达 2250 万余元。
此外,阿戛镇还种植了 7079 亩猕猴桃、14730 亩刺梨、8159 亩青脆李、5003 亩玛瑙红樱桃以及 4500 亩蔬菜、21767 亩马铃薯、34833 亩玉米、407 亩水稻、6214 亩大豆、6214 亩小麦等,这种种生态产业,均绘就出了阿戛镇产业发展的新蓝图。
下一步,阿戛镇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写好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这篇文章。
李梦秋
编辑 周欢 / 统筹 蔡小兰 / 签发 高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