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一则通告,引发关注。
两男子盗窃植物园植物被禁入
通告提及两起案例——
案例一:张某某,男,于 2022 年 5 月 13 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东园的水生植物园不顾园区相关告示及规定,连根采挖起若干株睡莲。
事发后,张某某无视园区工作人员的劝阻及 3 个月不得入园的决定,于 2022 年 5 月 14 日继续进入昆明植物园东园,其间张某某情绪激动,不断辱骂、挑衅、语言攻击相关工作人员。
经报警处理,昆明植物园对张某某采挖睡莲的行为作出以下决定,公示如下:
张某某,男,因违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园区管理规定,破坏和采挖植物,被列入昆明植物园黑名单,3 年内不得再进入昆明植物园,一经发现立即报警处理。
案例二:5 月 16 日下午,昆明植物园扶荔宫的工作人员王师傅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温室窗户被打开,清点现场,发现价值 12800 元人民币的珍稀植物被盗,其中包含 40 株瓶子草,每株价值 250 元;8 颗巨大球茎茅膏菜,每颗价值 300 元和 1 株美杜莎捕虫树,价值 400 元。
王师傅马上向盘龙公安分局茨坝派出所报了警,随后在温室里巡视过程中发现了形迹可疑的男子郑某。郑某最终承认自己偷盗珍稀植物的违法犯罪事实,民警也搜寻到了被郑某偷盗的植物。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昆明植物园对郑某盗挖珍稀植物的行为作出以下决定,公示如下:郑某,男,因违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园区管理规定,盗挖植物,被列入昆明植物园黑名单,终生不得再进入昆明植物园,一经发现立即报警处理。
昆明植物园提醒,园内动植物属于国家战略种质资源,受国家法律保护,请珍惜爱护。损坏、挖掘和偷窃设施设备、公共财物、花草树木及动物,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损失。
三国追缉黄花梨大盗
小编注意到,早在 2015 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曾发生一起盗窃大案。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3 男子,趁雨夜偷偷溜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将一棵分叉的降香黄檀偷锯贩卖。
2016 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法院判决 3 人犯盗窃罪,3 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 10 万元。
图为森林公安追缴回来的黄花梨芯材。常宗波 摄
据介绍,降香黄檀又名黄花梨木,被誉为 " 植物黄金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国内已成材的降香黄檀几近绝迹。窃贼带着黄花梨逃往境外销赃时,没有任何买家敢相信这是真的黄花梨,因而直至落网时也未能出手。
图为盗窃现场。常宗波 摄
在此提醒大家:出门在外,请爱护公共财物、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游客。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