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20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2B级科学数据正式面向科学家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由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 510 所)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承研的 " 天问一号 " 任务环绕器能量粒子分析仪完成了科学探测数据的在轨验证与数据处理,形成了 2B 级科学数据,具备发布条件,通过 " 行星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发布系统 " 面向各科学研究团队开放申请。

2020 年 7 月 24 日,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随天问一号发射后正式开机,截至目前已累计稳定工作超 6000 小时,实现了在轨的良好应用,同时获得了我国自主的第一手行星空间科学数据。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研制团队对在轨实测结果中出现的伪事件与弥散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伪事件、弥散事件的形成机制,对形成机制用模拟仿真、地面电子学测试、加速器束流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从 0B 原始数据到科学家可用的 2B 级数据的处理方法,并配合地面应用系统完成了科学探测数据的数据处理,形成了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的 2B 级科学数据,具备了面向各科学研究团队发布的条件。

能量粒子对执行深空探测任务的宇航员身体健康以及探测器中设备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利用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 2B 级科学数据可开展火星邻近空间及地火转移轨道上高能粒子环境及其辐射危害的研究,多卫星联合观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揭示能量粒子在日球层的传输与加速过程,改进相关物理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设计。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在是天问一号任务中配置的 14 个科学载荷中率先开机的载荷,也是在奔火和环火期间唯一长时间开机的载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是火星大气电离层分析及行星际环境探测科学目标下的有效载荷,其任务不但是探测星际空间和火星空间的辐射环境,更要应用于火星电离层的分析,尤其是近火星空间能量粒子与火星大气的演化关系、太阳风暴能量粒子对火星大气逃逸的影响与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活性粒子加速与输运过程的研究。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是天问一号任务中对火星全域空间环境进行准确认知的主载荷,仅历时两年半时间就走完从方案到正样产品的全流程,在产品研制和应用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重大的质量问题和技术反复,充分体现了全体参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科学载荷的深刻认知,体现了 510 所型号研制团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优秀的工作作风,其成功应用并自主获得火星空间环境的第一手科学数据,标志着 510 所在我国空间科学探测事业中又一次重要的新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经过天问一号工程的锻炼,510 所的科学载荷研制团队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丰富空间科学领域的探测手段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将继续服务我国行星探测、探月等重大工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潘颖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