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年初因为疫情没有办婚礼,只领了结婚证,这次集体婚礼圆了我们的心愿。" 2022 年 "520" 当天," 花城有爱 · 喜结良缘 " 广州青年集体婚礼暨婚俗文化周系列活动在位于北京路的市青年宫拉开序幕,十对新人在千年古道喜结良缘。
" 凭圆月普照照万里,一对鸳鸯水里嬉。圆月高照水上美,此爱不要实习期 ……"《花好月圆夜》的歌声回荡在青年宫大厅,大厅中间花团锦簇,玫瑰花瓣铺就浪漫之路。此次活动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主办,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等单位协办。青年集体婚礼、广府婚俗文化课、爱情照片墙 …… 一系列活动带来充满 " 青春味 " 的甜蜜与浪漫。
《婚礼进行曲》响起,10 对新人缓缓入场。这 10 对新人,有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有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的志愿者,也有在青宫 u 友缘活动中结缘的会员。在现场观众的见证下,他们进行了求婚献花、宣誓、交换戒指、拥吻等结婚仪式,接受了集体婚礼纪念证书。
婚礼现场,一对新人分享了他们从校服走向婚纱的爱情故事。"2017 年,我与妻子相遇在大学校园里,那时候的她活泼乐观,所有看到她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容吸引,而我就是最痴迷的一个。" 新郎回忆道,一起策划方案、一起沟通工作、一起总结不足,从萍水相逢到相知相遇,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校园时光。" 能在 520 这个特殊的日子,在青年宫让大家见证我们的爱情十分有意义,感谢这次活动能让我们有一个简约又浪漫的婚礼。"
回忆起与新郎相识相守的点点滴滴,林观婷忍不住哽咽,留下眼泪。新娘林观婷是市八医院护士,新郎陈春艺是市八医院的电工,夫妻双方工作单位均属于广州市抗疫医院,近年来,夫妻二人也站在抗疫一线。他们于 17 年相爱,于今年步入爱的殿堂。新娘林观婷感慨道:" 我先生是退役军人,生活中非常照顾我。早两年,我们就想结婚了,但因为疫情延误至今。我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希望婚礼后能与先生一起回一趟茂名老家。"
青年集体婚礼结束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府传统婚礼习俗项目传承人八姑姐为 10 对新人讲述婚后第一课,教导新人如何认知爱情、友情、亲情,挖掘婚姻家庭中的快乐。谈及婚后该如何维持 " 小家庭 ",新郎陈崇韬表示:" 都说亲密、激情、承诺,是爱情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生活需要浪漫的调味剂,夫妻需要信守对对方的承诺,希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与妻子游雅媛能够相互扶持。"
据市青年宫青年婚恋服务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次 " 花城有爱 · 喜结良缘 " 广州青年集体婚礼旨在倡导简约的婚礼仪式,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不断增强青年群体对婚俗改革、婚俗文化、家风建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接下来的一周市青年宫还将组织婚俗文化主题交友活动、岭南婚俗文化课以及打卡体验活动,欢迎各位青年到市青年宫参与婚俗文化周,感受爱情的喜悦。
采写:新快报记者杨喜茵 通讯员穗团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毕志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