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消保委发布养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警惕以销售 " 养老产品 "、提供 " 养老服务 " 等为名的诈骗行为,守好自身的养老钱。
电信诈骗
▐ " 套路 " 揭秘:
不法分子冒用机关、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诈称赠送、返款、银行扣费或透支等与金钱利益有关的事件,由于不法分子能够准确说出电话接听者的姓名、地址、保险、车牌号等个人信息,不少老年人因此上当受骗,导致财产损失。
防骗小贴士
❶ 不要接听陌生电话。如接听后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不要轻信,更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及时咨询子女、亲属或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❷ 不建议参加非官方渠道扫码注册送礼品的活动。被要求下载来路不明的 APP 时,直接拒绝,更不要轻易把手机给他人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投资理财骗局
▐ " 套路 " 揭秘: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从业人员或金融机构人员,以高额分红、售后定期返利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虚假理财、投资虚假项目、参与非法集资等。
防骗小贴士
❶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甚至是诈骗。
❷ 多与家人沟通,多渠道了解项目是否真实存在。切莫相信不法分子的 " 完美蓝图 ",防止血本无归。
❸ 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前按要求进行风险能力测评,注意适度投资、分散风险,既不要 " 押上全部家当 ",也不要 " 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
保健品骗局
▐ " 套路 " 揭秘:
这类骗局通常通过免费赠送礼品、讲座会销、免费旅游以及高新科技噱头等手段促销,且在销售过程往往夸大功效,混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混淆医疗器械和普通产品的区别,宣称具有药用治疗功效,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诱骗其高价购买。
防骗小贴士
❶ 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医问诊,到正规的商场购买产品。
❷ 不要轻信所谓偏方、特效药、神药,看到 " 最新技术 "" 最高科学 "" 祖传秘方 " 等用语时,更要格外警惕,这些属于禁止使用的广告用语,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电信诈骗
▐ " 套路 " 揭秘:
利用老年人理财知识和信息不充分等特点,或者忽悠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款项投资于号称每月可得 10% — 15% 的高息 " 理财项目 ";或者诱导老年人将房产处置权交给 " 理财公司 ",导致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骗小贴士
❶ 自己的房子才是实实在在的财产和保障,不要轻易将房产抵押贷款,更不要轻信所谓的养老房项目。
❷ 通过正规途径和手续购买商品房或进入养老社区,必要时还要做好公证,不要将钱转交给陌生人或 " 代理机构 " 处理。
代办养老保险骗局
▐ " 套路 " 揭秘: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人社局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代办养老保险服务,诱骗老年人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交钱后,又以 " 材料不足,缴纳不成功 ",需 " 打点关系 " 等借口,利用受害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步步紧逼,催促老年人缴纳多笔 " 手续费 "。
防骗小贴士
❶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最新社保政策,不要道听途说,应前往相关部门按照正规流程缴纳养老保险。
❷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满 15 年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 15 年后,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❸ 千万不要相信 " 热心朋友 " 的代办服务,不要想着走捷径图小利,否则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
免费养老服务骗局
▐ " 套路 " 揭秘: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假借 " 名医 "" 专家 " 的旗号,租用场地,擅自提供无资质 " 免费诊疗 "" 健康讲座 "" 心理健康关爱 " 等养老服务,诱骗老年人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甚至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防骗小贴士
不要参加来路不明的助老服务活动,一旦提到收钱或预交保证金等字眼,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多和家人沟通商量,并向有关部门咨询,防治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江西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务必要妥善保管好票据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先行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消保委(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当地 12315 投诉举报。
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