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利好,频获机构肯定
5 月 20 日,央行宣布,1 年期 LPR 为 3.7%,维持不变,5 年期以上 LPR 为 4.45%,下调 15 个基点。这是继 5 月 15 日,央行对 LPR 下调 20 个基点后的又一次降息行动,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有着重大利好,也是中央为实现 " 稳房价,稳增长 " 而出台的重要政策之一。
央行降息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有着风向标的作用。它意味着,对房地产的松绑正在一步步放大。为促进房地产回暖,部分城市纷纷推出 20% 首付购房政策,并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
同日晚间,碧桂园地产正式完成了 2022 年第一期公司债券 "22 碧地 01" 的簿记建档工作。
"22 碧地 01" 债券是民营房企中首批带有信用保护工具,并成功发行的境内信用债,票面利率 4.5%,融资规模 5 亿元。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期债券共同创设信用保护合约,为 "22 碧地 01" 债券保驾护航。
分析人士认为,该笔债券发行具有标志性意义。碧桂园被选定为示范房企,率先试水通过 " 债券发行 + 信用保护 " 方案进行融资,毫无疑问地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优质民营房企基本面和经营能力的认可。对民营房企而言,这一举措也释放了明确、积极的稳地产信号,民营房企融资环境开始转向回暖。
碧桂园能够被选定为首批通过 " 债券发行 + 信用保护 " 融资方案的示范性房企,这主要得益于碧桂园稳健的经营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让碧桂园在行业逆周期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暴风雨前最宁静,黎明前最黑暗。在房地产行业的逆周期中,房企熬过黎明前的黑夜,守得云开见月明是非常不容易的。穿越周期,在行业跌宕中平稳前进,对各大房企都充满了挑战。
可在这一轮房地产大调控中,碧桂园通过稳健的经营策略,实现了 " 穿越周期、稳中向好 " 的目标。
自 2022 年 4 月以来,就有多家券商机构研报对碧桂园发布了积极看好的观点。摩根大通将碧桂园的投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 " 增持 ";国泰君安和第一上海证券将碧桂园投资评级为 " 买入 "。
申万宏源则基于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维稳性支持,预计房地产行业修复将加速推进,优质房企的投资端盈利能力明显回升,对房地产板块维持 " 看好 " 评级,并对 H 股碧桂园维持 " 推荐 " 看法。
著名房地产行业智库中指院和克而瑞也都对碧桂园持积极看法。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一轮集中违约后,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加重,资金流将更加偏向于财务稳健、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房企。碧桂园将凭借稳健的财务表现,能够稳步拓展融资空间。
而且,碧桂园在以地产为核心的同时,围绕高科技智能技术产业进行了多元化的产业链布局。科技赋能,能够给碧桂园带来更大的长期发展空间。
二、财务良好,发展后劲充足
能够得到券商机构和行业智库的认可,这得益于碧桂园较为良好的业绩表现和财务状况。根据第三方机构一季度数据显示,碧桂园累计销售额达到 1328.9 亿元,成为全国唯二的千亿级销售额房企,名列行业第一。另一家是万科,以 1031.2 亿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二。碧桂园的销售业绩仍然稳坐中国第一把交椅。
现今,房企最大的压力都来源于现金流紧张,而碧桂园手里握有充裕的现金。根据碧桂园发布的 2021 年财报,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 1813 亿元,现金流相当充裕。在负债方面,碧桂园总有息负债余额同比下降 2.6% 至 3179.2 亿元,净负债率为 45.4%,较上年底下降 10.2 个百分点。
在现金流充裕,负债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碧桂园的财务表现十分稳健。短期内,碧桂园不存在现金流紧缺的风险。有了充裕的现金流支持,碧桂园的业务经营保持有序发展。
碧桂园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在土储方面,碧桂园同样有着很深的资源储备。截至 2021 年年底,碧桂园位于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售资源约 14846 亿元。另有基本锁定但尚未签约的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 3365 亿元,合计约 1.8 万亿元。
这些土储对碧桂园房地产业务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让碧桂园在穿越周期后,仍然拥有韧性十足的发展后劲。
三、穿越周期,经营稳中向好
而今,房地产行业正在迎来政策性拐点。碧桂园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将获得重大政策利好。人们趋于避险情绪,会更倾向于财务稳健,经营稳健的龙头型房企。这会让碧桂园在房地产销售中,获得消费者更多的信赖。
在 " 去杠杆 " 的行业阵痛中,房地产行业走向两极分化。一部分 " 高杠杆 " 的房企财务违约,集中出险,在低谷期中被迫清退、出局或者收缩业务范围,艰难求存。同时,另一部分财务良好的房企则成功地穿越周期,抵抗住了周期性风险,如碧桂园等。
在完成 " 去杠杆 "、" 降负债 " 后,碧桂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也更加地健康了。
在主业房地产之外,碧桂园也在产业链上下游积极进行了多元化布局,如博智林机器人、现代筑美以及碧桂园创投等,分别围绕建筑机器人、家居产业和资本创投而展开。尤其是博智林机器人集团,致力于推动智能建筑机器人的产业化变革,对建筑产业有着重大的技术创新。
截止 2022 年 5 月底,博智林 21 款投入商业化应用的机器人,服务覆盖超 26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累计应用施工面积破 1000 万㎡。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进入批量施工应用的全新阶段,在探索高质高效的智能建造新路径上勇率迈进,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行业内均属首创,是建筑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科技赋能,已经成为碧桂园押注未来的新抓手。同时,碧桂园创投深入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消费等各个板块,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能量,寻找产业增长的时代新红利。
一个企业能否长青,不是看它在顺周期时能飞得有多高,而是看它在逆周期时,飞得有多稳。只有穿越周期的企业,才能四季常青,才有可能成为一家百年名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