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2-05-23
耄耋老人笔下的“水浒108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 83 岁高龄的柴培科却并不满足于此。对这位爱读书、喜画画的耄耋老人而言,读一本好书重在理解,比之 " 看 " 书,他更喜 " 画 " 书。

在宁夏固原市档案馆,108 幅梁山好汉的四尺宣纸画像挂满走廊两侧,这是柴培科在熟读《水浒传》后用一年时间 " 写 " 下的 " 读书心得 "。

" 读书要入眼入脑,我的要求是入心入画。" 柴培科说。

柴培科自小就喜欢《水浒传》,仅初中阶段就通读过两遍。从事美术教育几十载,他在课堂上也不忘以梁山人物独有的特点启发学生 , 画像要画精气神、要 " 画得像 "。退休以后,柴培科有了更多时间研读水浒经典、考究人物形象。

" 读了那么多遍,这些人物性格鲜明,每一个在我脑子里都是活灵活现的。" 他说," 现在闲下来了,就按自己的理解把他们都画出来。"

" 及时雨 " 宋江、" 花和尚 " 鲁智深、" 黑旋风 " 李逵 …… 这些读者熟知的人物,借着柴培科的画笔 " 走出 " 名著,带着他的理解 " 活在 " 画中。

然而,创作过程中,形好画、神难现。在柴培科的手边总有一本《水浒传》,每每遇到卡顿,他总会翻上一会儿书,边休息、边琢磨。" 带着情感和理解去画。" 他说。

" 行者 " 武松是柴培科最喜欢的人物。不同于其他画作,柴培科创作时放弃了 " 武松打虎 " 的名场面,也没有选择书中 " 独臂侠 " 的形象,而是用了带双刀的头陀打扮,画中人物双臂交叉、站姿挺拔,飞扬的乱发和坚毅的面部表情都在诉说着他的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 这不是某一个章节里的武松,而是我心中的武松的整体形象。他是个完人,不允许有残缺,所以我画了两个胳膊。" 柴培科说。

比起男将,女将的人物形象则要刚柔并济。在创作扈三娘时,柴培科决定用兵器红锦套索而非日月双刀," 套索舞起来刚中带柔,女将形象要秀气、服饰要飘逸。" 他说,同理,文将和武将也要区分开来,画文将时线条要更柔和。

如今,水浒一百零八将图入住固原市档案馆已有半年。固原市档案馆馆长王伦说,固原是西海固的核心区,也是西海固文学的发源地。水浒一百零八将面对苦难坚韧不拔、豪爽豁达的英雄气概,与西海固群众脱贫攻坚、战天斗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王伦说,这是档案馆首次接收如此大规模的个人捐赠,档案馆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教育后人,而这水浒一百零八将图不仅丰富了馆藏,还兼具历史和现实的教育意义。

" 希望这些水浒人物画像能引导更多人阅读经典名著,感悟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柴培科说。

作者 谢建雯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水浒传 行者 宁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