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做了 " 摘镜手术 " 刚满一年的黄先生(化名)遇到了大麻烦。" 我从小学开始就是近视眼,高度近视了足足 18 年。去年初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在江西的医院做了双眼 ICL 晶片植入术,终于把厚重的眼镜摘掉了。然而舒服了才一年,问题就来了 ……" 一周前,28 岁的黄先生左眼突然眼视力下降,并且眼前有一丝丝的黑影飘动,鼻子侧边还有固定的黑团挡住视野。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 " 左眼玻璃体积血 ",开了些口服药物。然而吃了几天,情况没有好转,视力甚至进一步下降。慌乱之下,黄先生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求医。
爱尔眼科广东省区副总院长、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李永浩教授接诊了黄先生,并为他进行了全面的眼底检查。结果发现,黄先生右眼视力 0.6,左眼视力仅剩 0.08,全视网膜青灰色隆起累及黄斑区、还发现了多个裂孔,导致玻璃体积血。最终诊断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左眼玻璃体积血,需要立刻进行手术。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网膜裂孔形成,引起视网膜下积液,进而造成视网膜脱离。" 李永浩解释,人的眼球如同一个精密的照相机,视网膜就好比眼睛的底片,在眼球的底部。如果底片受损,眼睛就会看不清、看不见。黄先生的视野缺损、黑影飘动现象,都是视网膜分离后视力受损的结果。而且视网膜上有裂孔,还会导致眼球里的玻璃体积血,玻璃体这个屈光介质都变浑浊了,那视力就更差了。
李永浩表示,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极 " 凶险 " 的眼病,因为发生后,视网膜感光细胞会因为得不到血液供养逐渐凋亡,时间一长视力就很难恢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明。所以网脱治疗的黄金时间是脱离后的第一周,而黄先生来诊的时间已经到临界点上了。
治病如救火,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李教授争分夺秒地为其进行了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 + 左眼视网膜部分剥离术 + 左眼玻璃体气液交换术 + 激光光凝固法视网膜脱离修补术 + 左眼玻璃体硅油填充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视功能的损伤。
" 我是不是不该做近视手术啊?" 术后,黄先生心有余悸。
为此,李教授又耐心地讲解了一遍原理——近视手术不是治愈近视,而是矫正近视,视力变好是因为相当于把隐形眼镜做在角膜上或者放进眼睛里,但对眼底的视网膜没有任何改变,因为两者既不是同一个地方,也没有关联。
黄先生因为高度近视,右眼眼轴达 32.07mm,左眼眼轴达 31.27mm,比普通人的 23mm 长上不少。眼轴过长会使眼球变大、向后拉伸,视网膜就像一张紧贴在眼底的 " 透明胶布 ",随着眼球变大被撑开、变薄,出现破裂,也就是视网膜穿孔。
很多做完近视手术的患者,因为眼睛变好了,常常忘记自己高度近视的事实,不但没有定期检查眼底及早发现病灶,生活里对激烈的运动、劳动也缺乏注意。
李永浩再次强调,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会持续增加,高度近视即便做了手术,也可能会出现回退或者新近视,尤其是需要高强度近距离用眼的人,他们也更容易出现眼底病变,比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黄斑劈裂等,严重者甚至会致盲。因此即便做了手术摘掉眼镜,也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来眼科门诊进行眼底检查。如果眼前突然出现大量黑影飘动、眼睛无论睁着还是闭着都有闪光感、视力明显变差等,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就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林晓梅 何淑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