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2022-05-24
变电站建在居民区会危害身体健康吗?记者为您找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建在广州塔旁边的 110 千伏艺苑变电站,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带您走进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寻找答案

文 / 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 几层楼高的变电站与小区仅一墙之隔,为什么不把它建在人少的地方?"" 变电站到底有没有辐射?"" 楼下就是变电站,小区有十多个孕妇,期待权威科普!" 连日来,记者接到了不少街坊对 " 身边变电站 " 的疑虑。

为此,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特地走进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并采访了电力专家,通过本报道一一回答这些疑问。

为什么要在市区建变电站?

变电站是做什么的?据介绍,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主要职能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进行升压或降压,是保障大家用电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什么这样讲呢?其原因是,输电线路传输电流不可避免会有损耗。为了让电流能输送得更远,电力需要经过升压变电站,将电压升至高电压等级,由电力线路跨越高山河流,送到城市和乡村;然后经过不同层次的降压变电站,将电压降到用户需要的电压等级,传送到千家万户。

" 为何变电站不离我们远一点,非要建在市中心或居民生活区?" 街坊陈伯问。

据悉,电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用电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是变电站的供电能力是有限的。

举例来说,在城市用电负荷密集区,一座 110 千伏变电站通常只能覆盖约两平方公里的供电面积,超过这个范围就很可能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电压不稳。只有将变电站选址在负荷集中的位置,保证供电半径覆盖尽量多的用户,才能让用户享受到可靠优质的电能,因此,变电站需要建在市中心及居民区附近。这就好比一个公交车站,当附近社区的居民增多,出行压力增大,就需要在附近增设公交车站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电网就需要增加更多座变电站,这样才能保障在发生极端自然灾害,也不至于丢掉全部负荷。

变电站会产生电磁辐射吗?

人们谈 " 变电站 " 而色变,主要担心变电站产生的 " 电磁辐射 " 会对人体有害。

为此,记者来到广州珠江新城的 " 月光宝盒 " —— 110 千伏猎桥变电站(也称为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一探究竟。

" 事实上,变电站并不产生电磁辐射,而是存在感应电场、感应磁场。" 广州著名环保专家、原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何志辉高级工程师称,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或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据《电磁兼容术语》GB/T4365-1995)。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

在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这里配备了专业的设施和仪器,可以现场对变电站进行检测。记者看到,经检测,由于 220 千伏及 110 千伏变电站内的电力设备频率为 50 赫兹,其产生的是一种极低频率的电磁场(类似冬天脱毛衣时产生的静电效应),不可能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递能量,因而变电站对周边的实际影响主要以电磁感应效应为主,而不是电磁辐射。

检测数据还显示,变电站的磁场强度仅为国家安全限定标准值的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进行的电磁感应实测互动中,通过对比家电的数值,发现变电站的电磁感应值远远低于居家环境的值。猎德村民李先生说,之前听说要在附近建变电站,不少村民都担心辐射," 参加现场检测才知道,这种电磁感应数值还不如家里的电吹风。"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 年联合 40 多个国家、历时 10 年开展的 " 国际电磁场研究计划 " 和美国全国环境卫生研究所 NlEHS 耗资 4500 万美元、历时 6 年完成的 " 电磁场研究与公众资料传播计划 " 已有定论:输变电设施的电磁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事实上,最直观的现状就是,电力部门员工每天在变电站内工作,包括 500 千伏和 220 千伏变电站、架空线路,却不用做任何辐射防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却没因此受任何影响。

何志辉表示,实际上电磁感应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磁场包围中。

现代变电站愈发智能与绿色

让现代化城市与能源电力融合发展,是时代要求和民心所盼。对广州这样的一线大都市来说,关于电网设施 " 质 " 与 " 量 " 的要求只会更高,其中包括更加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建设、更为智能与绿色的功能升级、更能融入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的外观设计。

以技术创新为例,2008 年到 2021 年的 13 年间,广州 110 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数量翻了一倍,变电站工作人员却并没有增加。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在行政办公、信息沟通中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变电站员工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智能运维中心逐渐建立。而在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也应运而生。

在绿色环保方面,如今广州变电站建设最大的特色,突出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在位于在 CBD 一线江景、广州塔旁边的黄金位置上,110 千伏艺苑变电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站设计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通过优化建筑美学、降低建筑高度,以 " 垂直绿化 " 等方式,广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称,这种充分利用风、光、水、土等资源,进一步减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位于广州黄埔区的 220 千伏知识城变电站,是广州首个设置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 220 千伏户内变电站。它按照绿色变电站标准进行设计与建设,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模化集成太阳能光电利用,节约 18% 的站内用电。

据介绍,该站的另一大特点:一边发电,一边遮阳隔热,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同时,该站还以建筑布局为突破口,内部采用内置式通风廊道布局,有效提升通风效果,有效减少主变室内噪声向外传播的情况,让变电站自主 " 呼吸 "。

链接

变电站见证城市的发展

在广州,变电站的面貌与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相依相存、同频共振。1958 年,广州第一座 110 千伏变电站——员村变电站运行;1994 年,广州第 100 座变电站—— 220 千伏赤沙变电站诞生; 2014 年,广州第 300 座变电站—— 220 千伏 " 柳园变电站 " 正式投产,广州成为全国首个拥有 300 座 110 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省会城市。

从 1 座到 100 座,广州用了 60 年,从 100 座到 200 座,缩减到 14 年,而从 200 座到 300 座,则用时 6 年。

变电站数量的激增,是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佐证。截至 2021 年,广州拥有 110 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有 387 座。从 100 座到 300 座,从 13.2 千伏到 500 千伏,从郊区到市中心,广州变电站的发展一直向前。

变电站的快速发展,为广州带去了更充沛、更稳定的电力支持。数据显示,2021 年 12 月,广州全社会用电量和供电量双双突破 1000 亿千瓦时。2021 年,广州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 0.41 小时,首次进入半小时,迈入世界一流行列。

相关标签

变电站 广州 基础设施 广州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