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24
无悔人生铸忠诚 只为大厦安如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提起 504,作为兰州人的我们不禁会想起那承载着儿时记忆的大雪糕和汽水。但很少有人知道,1958 年建于兰州的 504 厂,是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曾先后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最核心的燃料。就是在这里,涌现出一批批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祖国而奉献!" 的榜样人物,王承书就是其中之一。

1961 年 3 月的一个早上,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踌躇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再次来找王承书,第一次是 1958 年中国成立热核聚变研究室时,询问王承书是否愿意 " 改行 "。而这次,是原子弹研究进入关键时期,当时的苏联撤走专家、烧毁资料,中国高浓缩铀的研发陷入困境。高浓缩铀是原子弹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承担这项任务,对于王承书来说不仅意味着要再次 " 改行 " 从头开始,而且接受任务后,必须对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保密,要隐姓埋名从公众视野中彻底 " 消失 ",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封存在祖国最深处。钱老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不曾想王承书斩钉截铁地抛出了同第一次一样的三个字:" 我愿意!"

注视着王承书坚毅的面庞,钱老眼中泛起泪花,久久说不出话。来到 504 厂的王承书,成了全厂唯一的女子,她始终奋斗在一线,带领一众男科学家攻克难关。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华民族仅仅用了 5 年便搞出了原子弹!但世人不知道,有位叫王承书的女子,为这一天做出了什么样的牺牲。

时光如水,没有荣誉,没有聚光灯,王承书始终隐姓埋名的工作。上级来视察问她能不能完成任务,她信心满满地说 " 在我的字典里,除了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对国家的全能兑现。"1992 年,丈夫张文裕临终前才知道这位枕边人三十年来的卓越功绩。而直至病逝,整个国家仍没有几人知道王承书是谁。

风雨兼程砥砺行,千钧重任在奋蹄。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正是有着像王承书这样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甘愿放弃安稳的生活,优渥的待遇和显赫的声名,几十年如一日地隐姓埋名、艰苦奋斗,才有了现如今我们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

看着前辈们为完成一项项工作坚守秘密的实际行动,让我不禁重新审视自己奋斗的岗位。来自税务基层的我,深知税务系统队伍庞大、层级多、链条长,掌握着大量经济数据信息,平时工作中经手的那些不起眼的数据,都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牢固树立 " 保密工作无小事 " 的意识,这便是税务干部铁的纪律之一。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保密工作永远都应是现在进行时。只有把我们这一棒跑稳跑快,为下一棒奠定基础,一棒接一棒地接续奋斗,才能推动明天的保密工作更有作为,确保国家大门坚如钢铁、大厦安如山。

红古区税务局 海霞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