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起 5 年前的驻村经历,我依然记忆犹新。" 贵阳市道德模范黄丽说,5 年前,作为息烽县水务管理局业务骨干,他被派驻到息烽县鹿窝镇西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7 年,27 岁的黄丽来到息烽县鹿窝镇西安村。" 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虚心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老党员请教,摸清西安村的基本情况,弄清楚制约西安村发展的原因。" 黄丽说。
经过调查发现,西安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要产业,受制于地形地貌,村里的土地多为坡耕地且土地碎片化,大部分的耕地坡度在 25 度以上,难以发展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
"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首先和群众沟通,经常去他们家里话家常、算好经济账,引导他们转变‘等靠要’观念,增强大家的发展信心。" 黄丽说。
获得群众支持后,黄丽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致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农村 " 三变 " 改革,流转 200 亩土地种植软籽石榴、400 余亩土地种植脆红李,之后又在种植软籽石榴规划区种植精品辣椒,通过 " 以短养长 ",增加当地村民务工机会。
2018 年,黄丽还带着村干部到外地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回到村后带头试种 3 亩羊肚菌。2019 年下半年,扩大规模带动村民种植。
要想富,先修路。2017 年,黄丽争取资金完成西安村 3.5 公里道路硬化工程;2018 年,黄丽争取道路扩宽项目,将村里 5.3 公里长、4.5 米宽的主干道扩宽至 6.5 米,将熊家庄至叶家沟组道路扩宽至 4.5 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交通不便的问题。
" 当时,村里老百姓饮水难也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各村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情况。" 黄丽说,解决西安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既是他的本职工作,更是村里的重点工作。
2017 年至 2019 年,黄丽积极争取息烽县水务管理局的支持,获取资金修建人畜饮水池 30 口。同时,维修两口集体水池并安装 3 万余米人饮管道,解决了全村的饮水困难问题。
" 驻村蹲点工作并不难,难的是下到底、帮到位、常坚持,不仅要把群众当自家人,也要让群众把我当自家人。" 这是黄丽笔记本中的一段文字,也是他开展基层工作最深刻的感受。
2021 年 5 月,黄丽驻村结束。时至今日,他依旧常常下村入户,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
因工作突出,黄丽先后获 " 贵阳市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贵阳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 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 贵阳市道德模范 " 等称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