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 2022-05-29
生活 | 格局越小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发的帖子:

博主和闺蜜从小一起长大,对方的样貌、学习成绩、工作能力都不如她。

她考上了重点大学,拥有了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男友也和自己条件相仿。

从三本院校毕业的闺蜜,就职于一家小公司,却找了个开宝马的富二代男友。

然而,看到闺蜜过得越来越好,她的心里却特别不是滋味,甚至有些嫉妒。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就是你身边的亲朋好友过得好时,你并没有替对方感到开心,反而产生了不平衡感。

甚至,你还会忍不住说几句风凉话,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

看过一段话:

人类的幸福感往往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如果周围人人都比你惨,哪怕你吃糠咽菜也会觉得十分愉快。

很多时候,幸福并不来源于自己手里有什么,而取决于自己比周围的人过得更好。

电视剧《我的解放日志》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廉昌熙是连锁便利店的代理,年过三十依旧没车没房、住在郊区。

他跑了 8 年的外勤,毫无怨言地四处奔波,却屡次升迁失败。

他努力维持和女友的感情,对方却嫌弃他穷酸,跟他分了手。

难得遇到一个投资机会,他和家人却拿不出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同事抢走商机。

一连串的遭遇,让他觉得自己非常失败,陷入了自暴自弃的焦躁中。

然而,当他垂头丧气地去银行取钱时,发现排在前面的大叔,存款少得可怜,连最低取款金额都取不出来。

看着对方尴尬离开的背影,他突然觉得自己也没那么惨。

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取代了所有的负面情绪。

想起这样一句话:" 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到。"

当你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时,只要周围有人比自己成绩更差,沮丧就会烟消云散;

当你嫌弃上班太忙碌时,只要身边有人失业、找不到工作,烦恼就会一扫而空;

当你抱怨房贷压力大时,只要有亲戚朋友连首付都凑不齐,苦恼就会暂时缓解。

用他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往往需要在相互博弈中获得进步,从处处比较中寻求满足。

一旦脱离比较,不管取得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幸福感也会大大减弱。

接受比较存在的意义,正视比较产生的胜负,我们才能获取更有价值感的人生。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在与你不熟悉时慷慨大度,等与你变亲近后却斤斤计较;

在你陷入低谷时百般抚慰,等你咸鱼翻身后却冷若冰霜;

在你庸庸碌碌时和颜悦色,等你出人头地后却阴阳怪气。

究其原因,是嫉妒的天性在作祟。

罗素曾说:"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

人与人的相处中,最怕的不是被对方占便宜,而是过得不如对方好。

最近,朋友小乔在吃饭时提起,想辞职换个新环境。

起因是她们公司新来的经理,提出了薪资透明的新制度。

或许是为了鼓励大家多劳多得,经理允许同事之间互相谈论薪资。

没想到,此举不仅没有促进员工良性竞争,反而让大家变得锱铢必较。

谁的工资高一点,其他人就会心生嫉妒,抱怨不公平。

久而久之,大家明面上相互攀比,背地里也勾心斗角。

相互使绊子、推卸责任、告状等事情,在公司里屡见不鲜。

工作氛围变得越来越差,离职率也越来越高。

哪怕公司的薪资待遇高于同行业标准,他们也无法接受同事的收入超过自己。

人性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

就像有句话所说:" 我们都希望别人好,但千万别比我过得好。"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嫉妒是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的心理反应。

亲近之人的优秀和强大,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自身的种种不足。

因此,我们常会佩服一个陌生人的出类拔萃,却难以容忍身边人的飞黄腾达。

周国平说过:

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则是修养,我们无法压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见不得别人好,是大部分人改不掉的毛病。

我们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只需学会接受它,并试着克服它。

当你能够接纳别人的光芒,自己的生活便能更加温暖。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影响力》中提出了一个概念:" 社会认同倾向 "。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时,总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的人。

所以,当你长期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把身边人的得失,当成自己的人生参照物。

显摆自己的所得,嫉妒他人的拥有,在无穷无尽的攀比中变得越来越狭隘。

只有当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到更美好的事物,才会明白和旁人较劲有多愚蠢。

看过网友 @卷卷分享的故事。

卷卷出生于农村,村民之间总是相互比较房子大小、有没有车 ......

但她的父母都在村小学当老师,远不如在外打工、做生意的人赚钱多。

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她们家几乎样样都比不过别人。

内心自卑的她,发誓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在这些人面前炫耀一番。

然而,等她到了大城市,见识到很多有趣的人,好玩的事,眼界和格局都大大提升。

她突然发现,那些没完没了的攀比,不过是种无谓的消耗。

她放下了不甘和怨恨,专注于学习、阅读和提升技能,打算在喜欢的城市定居。

毕竟世界那么大,何必把一生的悲欢,寄托于一时的优越感?

蔡康永说过一段话:

人生都那么多圈子,我们不是每个圈子都得绕一圈的。

我们绕这个圈,受那个伤,以及修复那个伤所花的心力,本来可以用来做别的选择的。

把自己困在小圈子中反复比较,不管变得有多么优秀,内心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生活不是只有一个圈子,一条路,而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跟人较劲中,不如将心思用在更新知识上。

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心胸会变得豁达,心境也会更坦然。

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拓宽人生的边界,终会洞见广阔天地。

杨绛先生说:

"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

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世间多得是不公平和不如意,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只要处在人际关系中,就免不了会在相互比较下满足或失落。

当自己过得不如别人好时,除了跳出小圈子,还能如何摆脱妒火的煎熬呢?

1. 调整心态,放下 " 竞争意识 "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 竞争意识 " 是无法感受幸福的最大原因。

如果把周围的人都看成竞争关系,我们就会放大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陷入无休无止的焦虑和不安中。

满足感并不来自于赢过他人,而是好过昨天的自己。

停止与他人的竞争,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真正感觉到充实。

2.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有句话说:" 唯有对外界事物抱有兴趣,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

兴趣爱好可以缓解焦躁的情绪,赶走心灵的疲惫。

当你热爱且向往某件事情,就不会轻易对生活失去期待。

深陷比较的痛苦时,试试在画画、唱歌、游泳、弹吉他等事物中寻找乐趣。

这些看似无用的小事,会让我们获得精神层面的放松,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3. 多读书,增长见识,强大内心

读书,不只增长智慧,拓宽视野,还能启迪我们的心灵。

如果你的身体无法远行,就让灵魂去开启人生征途。

读的书越多,内心就会越强大,迟早能拥有驱散迷茫与烦恼的力量。

生活中的疲惫和烦恼,只有一小半来自于生存压力,其余一大半都滋生于盲目比较。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你不必活成别人的样子,也不必去羡慕任何一种生活。

忠于自己,才会无愧于心;珍惜当下,方能不负岁月。

点个【在看】,走自己的路,看更大的世界,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源源不断而来。

作者  |   许朝暮,匍匐前进,步履不停。

主播  |   玎珰,大学播音教师,公众号:主播玎珰

图片  | 视觉中国

相关标签

闺蜜 宝马 富二代 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