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2-05-31
《跟动物交换身体2》:以人体为参照的动物图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人虽然贵为万物之灵,但也不得不承认有弱小的一面,一如荀子所言 "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尤其是见识过自然界一些动物的禀赋后,有 " 五禽戏 "、" 螳螂拳 " 等模仿着动物的动作编排出的操练方法;有仿照动物的形态而制造出的仿生学 " 黑科技 ";甚至用 " 熊的力量,鹰的眼睛,豹的速度,狼的耳朵 " 塑造英雄形象。当人类真正结合了动物的优势,身体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新出版的《跟动物交换身体 2》一书,做了天马行空的探索。

和动物交换身体,并非毫无学科依据。在《跟动物交换身体 1》中,所涉及的动物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些动物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用四条腿在陆地上行走,我们称其为四足动物。虽然说都是四足动物,但我们人类是靠两条腿直立行走,鸟类因为两条前腿变成了翅膀而靠两条后腿行走,作为哺乳动物的鲸鱼甚至无法在陆地上行走。然而,如果追溯进化之路的源头,就会发现大家的祖先都是用四条腿走路的动物。换言之,无论是鸟类还是鲸鱼,在很久以前都是用四条腿走路的动物。因此,它们都是四足动物的成员。

在此基础上,《跟动物交换身体 2》中增加了鱼类,于是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恐龙、鸟类、哺乳类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全都登场了,本书便围绕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展开,着重把不同动物身上最具特征的部分,用人体来展现,以这样的形式揭开动物身体的奥秘。

《跟动物交换身体》系列图书的作者是对古生物、恐龙和各种动物情有独钟的日本古生物研究者、人气插画师川崎悟司。他于 1973 年在大阪出生,2001 年开设了以时代 / 地域分类收录生物插图的网站 " 古世界的居民 "。后来他突发奇想、脑洞大开:" 如果人类的脚长成狗爪那样呢?如果人类的胳膊换成鼹鼠的前肢呢?" 为了方便了解,作者试图用人类的相对应部位来表示动物的一部分身体,于是便有了《跟动物交换身体》图书系列。

就内容而言,这是一本图文结合、生动有趣的动物科普书,一本以人体为参照的动物图鉴。作者通过独特的插画别具创意地将人体变形,把动物的特征与人类的结构一一对比来展示动物的身体结构。书里将专业的生物解剖学知识转化成夸张的画面从而产生真实有趣的对照,令人过目难忘的插画让读者清晰直观地去理解,动物为何拥有这样那样的身体结构和特征,以及种种特征如何演化而来,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和体验感,被称之为 " 体感型 " 图鉴。

浮夸魔性的画风之下,是严谨扎实的科学知识。国内知名的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邢立达老师为《跟动物交换身体》系列图书审校并作序,他在推荐序中写道:" 荒诞与写实,猎奇与扎实,要达到两者的动态平衡其实极难,一旦成功,则令人激动万分。幸运的是,这本书做到了,真正实现了‘人体变变变’!川崎悟司从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为读者清晰地解释了动物们的骨骼特征、行为姿态和生存优势。"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