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6-06
东大教授将至美校园定格在画里,品读120年的流金岁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唐瑭 记者 李楠 文 / 摄)你记忆中的母校是什么样子的?6 月 6 日,东南大学迎来 120 岁生日。在生日前夕,东大一名教授用画笔,细致地描绘出他对东大的记忆。近日,《忆东南 -- 赵军绘画作品展》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开幕,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尽是眷恋之情。

△东南大学四季景色

赵军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87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期从事美术创作、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绘画与设计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专业性展览,并多次获奖。

△六朝松

这次,赵军耗费 2 年多的时间,创作了 40 多幅作品,涵盖了东南大学四牌楼和九龙湖等校区的四季景色。春夏秋冬这些最直观的景象,构筑了赵军油画作品的筋骨。同时,在四季之外,雨中的四牌楼、朝阳下的九龙湖、风雪中的六朝松 …… 至美东大的一帧帧风景,被定格在赵军的画作中。

除了四季更换的校园 " 衣裳 ",体育馆、大礼堂、梅庵等东大的地标性建筑,也在此次展览中一一展现。它们是东大学子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内心最不舍的青春。

" 在创作不同题材的校园时,实际上是对自然的感悟。不同的季节人会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季节建筑所呈现的色彩也不同。同一个建筑,朝阳和晚霞就各有不同。" 赵军在东大工作了三十多年,除了上班,就是带着学生在校园写生,他对校园的环境、景观、季节观察地格外仔细。" 在我的记忆中,东大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感。"

△画作 刘敦桢

△画作 杨廷宝

△画作 童寯

一草一木皆入画,蕴含的满是赵军对东大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他对这里的人也有深深的怀念。东大走出了许多大师,现场,主题为建筑巨匠的画作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留念。作品中的人分别是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杨廷宝、刘敦桢、童寯,他们在赵军的画笔下栩栩如生。

" 大师的后人中也有人在东大工作,他们就将大师们的照片提供给我。" 赵军坦言,大师的照片多摄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画质并不清晰,因此他只能通过绘画作品去塑造。" 等到画好后,我就拿给大师的后人看,他们说太像了!"

在赵军看来,像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画出大师的灵魂和内在。" 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他透露,未来将用绘画塑造更多的大师。" 东大还有许多院士、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作为东大人的精神图腾,六朝松 " 出镜率 " 极高。在赵军的两幅画作中,六朝松的姿态各有不同。" 这幅画中六朝松长得比较茂盛,大概是上个世纪 40 年代,展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另一幅则是体现它虽然已年过千岁,但仍然顶霜傲雪。"

展览的开幕吸引了许多人参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也来到了现场,细细品读每一幅作品。" 我在这任教 40 多年,对四牌楼校区的一草一木及建筑都有很深的感情,赵军教授作品中展现的校园令我非常震惊,也备受感染。"

有人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王建国表示,今年恰逢东南大学建校 120 周年,通过建筑环境和建筑物展现校园的历史发展别具匠心。" 赵军教授通过细心的观察、艺术的想象,用文化、绘画的形式去表达场景。这些作品源于真实的场景又高于真实的场景,令我感悟很深。"

王建国指出,大学校园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场景,就像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在不断地生长,学生不断迭代,是一个青春常在的场所。此外,大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更是青春的见证。

相关标签

绘画 东南大学 并多次 院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