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 月 4 日 -5 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广东省护士协会健康管理分会主办的 " 情怀与使命,社区慢病清零 533 工程 " 暨 " 南粤基层数字健康管理大讲堂 " 在广州启动。会上提出了 " 社区慢病清零 533 工程 " 即 5G+" 三早 "(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全周期健康管理,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赋能健康管理,构建 " 医院 - 社区 - 家庭 / 个人健康服务模式,实现 " 促健康、防大病、管慢病 " 的目标。据了解,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将以降低慢病发生率为目标,在省内 21 个地市开启 " 南粤基层数字健康管理大讲堂 ",向基层医生和民众传递健康管理方法。
在去年 " 羊城论健 " 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郭清教授提出 " 慢病清零 " 这一极具战略的口号,与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服务基层的初衷不谋而合。郭清在此次启动会上指出,当下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加、慢病人群逐年上升、消费升级催生民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疫情也加速健康生活方式转型升级,于此同时,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着健康信息采集不全面、不连续,医疗机构数据不共享、数据屏障未打破、参与主动健康管理和疾病监护的人群比例低等制约因素。目前面对着慢病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但现有医疗卫生服务难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健康、疾病信息采集碎片化,参与主动健康管理和疾病监护的人群比例低,都是制约因素。
郭清提出健康管理要 " 三早 "。他指出,区别于临床医学提倡的 " 三早 "(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健康管理的 " 三早 " 强调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以此推动从 " 以治病为中心 " 向以 " 健康为中心 " 的健康管理体系的转变。
据介绍," 社区慢病清零 533 工程 " 结合 5G 网络和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构建万物数联,该模式针对慢性病患者、重点人群等构建居民个人健康画像,开展全周期的 " 三早 "(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 郭清表示,健康管理的理念应深入社区,落实到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化,将助推提升健康服务效率、扩大服务供给及覆盖面。通过 "533 工程 ",把健康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技术、理念、服务下沉到社区,惠及民众,逐步实现 " 促健康、防大病、管慢病 " 的分层管理目标。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符力教授表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成立一年以来,已初具规模,扎根 21 个地市,委员已遍及南粤大地 112 家医院,现有副主委 40 名、常委 96 名、委员 400 名。其间深入基层,用健康知识体系服务大众,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在未来一年内,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将陆续在 21 地市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覆盖 1600 多个镇,将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像视频、健康小册子等方式,传递到镇级医院、社区医院,让基层医生、民众参与到健康管理中来。他认为,慢病健康管理要依托于城市和乡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生、家庭医生也要具备健康管理的理念,管理好慢性病患者,针对亚健康人群予健康指引,包括心理、睡眠、运动、中医治疗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