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8 日一大早,宁阳县堽城镇堽城南村民刘庆彦就来到麦田里。" 今年的麦子真不赖,亩产得有 1400 斤!" 让刘庆彦高兴的不仅是小麦的丰产,还有等待他的优质价。
良种良法育好粮,机收减损颗粒归仓。宁阳县粮食生产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技农机相融合,提升粮食生产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延长产业链,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
随着市场消费需求从 " 吃得饱 " 向 " 吃得好 "" 吃得健康 " 转变,优质小麦品种成为刚需。刘庆彦是个种地老把式,接触过的小麦品种有十几个。嗅到商机后,刘庆彦就种起了优质麦。" 去年种植的济麦 44,一亩地比普通麦子增收 100 元。"
好种子才能育出好粮食。" 我县小麦亩产量多年来持续提升,离不开好种子的支撑。" 据宁阳县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朱峰介绍,小麦种子繁育体系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穗行圃经性状分离后剔除杂株进入原种圃,由原种圃发展到原种田,原种田再发展到良种田。" 像盖楼房一样,只有地基打好了,楼房才稳固。种子行业也一样,只有种子基础做好了,才能换来好收成。"
以往农户跟风种地、盲目种粮、收益微薄,粮食企业粮源不稳、质量不保。种业企业已不满足于向农户单纯提供种子,也在寻求向农业全产业链方向发展,做好种业与农业全方位联结。在多方需求下," 种粮结合 " 模式应运而生。
" 公司与农户进行订单合作,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多方合作不仅优质粮源有了保证,优质麦也能卖出优质价。" 据朱峰介绍,目前,全县优质麦生产基地已达到 10 万亩,良种繁育 1 万亩。泗店镇泗庄村的 470 亩小麦种子繁育基地迎来丰收。60 万斤优质种子将颗粒归仓,等待秋天的播种。今年的丰收,更是来年的希望。
智慧农机挑大梁
6 月 7 日,董广吉的 1000 多亩小麦开始收割了,4 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不停作业,2 天后就能全部颗粒归仓。
" 收割小麦、秸秆离田、玉米种植一套龙作业,全程机械化既提升了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董广吉是宁阳县科委迅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流转土地 1000 多亩,小麦种植基地辐射周边 12 个村,年机械化服务面积 2.7 万亩。
减损就是增收。在董广吉看来,收获环节对提高粮食产量十分重要。" 一个熟练的机手,和一台先进的收割机,能减少粮食收获环节的损失,一亩地能多收几十斤小麦。" 近年来,随着农机越来越智能化,农机手的年龄也趋于年轻化。1992 年出生的董科委已获得全县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赛一等奖,成为农业机械化服务行业的新兴力量。
除了农业机械化的助力,农技服务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宁阳县探索实施 " 减垄增地 " 种植模式,去掉田垄,增设现代喷灌设施,实现水肥一体、精准灌溉施肥,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
" 使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现在不用到地里,打开手机就能浇地。" 据伏山镇张庄村种粮大户李强介绍,以前浇地采用的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必须要有田垄。现在采取喷灌设施以后,去掉田垄,土地利用率能提高 10%-15% 左右,提高了粮食产量。
粮出手 钱到手
鹤山镇西山前村宋庆银的 500 亩优质小麦,还没收割就被吕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预先订购。
" 今年粮食不愁卖!比去年同期一斤高出 1 毛钱。" 宋庆银笑着说。种粮大户们明显感觉到,今年卖粮更容易了。这得益于去年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取消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等多元市场主体纷纷加入收购行列,农民卖粮有了更多选择。
" 在粮食生产流通环节靠前服务,推动生产、加工、储备、销售全链条节粮减损,形成粮食市场保供稳市合力。" 宁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主任黄国庆说。今年新建鲁中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 10 万吨高标准粮食仓库,整合粮食储备、粮油检验、物流配送服务等环节,优化完善粮食流通网络,确保粮食安全。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李晓君 图 编辑 陈奕如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