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网友发帖称 2021 年 5 月 28 日凌晨,自己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孩子因肠梗阻进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据该网友描述,因孩子伴有发热症状,急诊拒收,从而入住方舱病房。进入方舱病房后,医生并未按照新生儿肠梗阻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距离医院接诊六个小时后才进行了下胃管操作、灌肠操作。
在帖子里,该网友提到,2021 年 5 月 28 日早晨 7 点 50 分孩子口鼻涌出粪便出现休克状态后,自己多次向医生提出尽快抢救孩子,医生却以方舱病房不具备抢救条件、没有核酸报告为由,拒绝将孩子转入儿科 ICU 进行抢救。当天 11 点 51 分孩子转入儿科 ICU 后抢救无效死亡。该网友认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延误治疗、直接导致了自己孩子的死亡。
△网友发帖
△该网友发布的视频截图
针对此事,6 月 15 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方网站发布说明。说明中称,经调查,患儿于 2021 年 4 月 23 日出生,生后 3 天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疑似先天性巨结肠,低蛋白血症住院治疗 17 天。5 月 28 日凌晨因腹胀、发热再次到我院诊疗,患儿病情进展较快,病情危重,虽经积极治疗、抢救,仍不幸于 5 月 29 日 7:24 分死亡。对此,我们深表遗憾!
说明中提到,2021 年 6 月,患儿家属向属地法院起诉。2022 年 5 月医学会召开了医疗事故鉴定会,并出具鉴定结果,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中。医院将积极配合调查,并按照法院审理结果予以处理。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网发布说明
来源 潇湘晨报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