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全国平均降水量 112.1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9.1%;全国平均气温 21.3 ℃,较常年同期偏高 0.9 ℃,为 1961 年以来同期最高。" 在中国气象局 7 月 5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如是说。
方翔介绍,6 月 13 日至 26 日,我国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覆盖国土面积达 363.6 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 6 亿。此次高温天气过程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且具有极端性,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6 月 24 日河南焦作最高气温达 43.3 ℃,6 月 25 日河北灵寿达 44.2 ℃。
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方翔分析道,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处于强大的暖性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一方面造成下沉增温,另一方面有利于出现晴空辐射增温,加之大气干燥,白天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迅速。此环流形势稳定维持,导致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此外,偏西气流在太行山东麓下沉增温,对河北、河南等地的极端高温天气也有重要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将持续。7 月 5 日至 11 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 35 ℃至 38 ℃,局地 40 ℃左右,高温日数一般有 4 至 6 天。7 月 8 日起,四川盆地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有 35 ℃至 38 ℃。
预计 7 月,除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华东南部局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方翔提醒,盛夏酷暑期间,公众要尽可能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或作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人民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