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8-01
兰州新区:昔日“撂荒地”今朝“致富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仲夏时节,兰州新区秦川镇铧尖村一垄垄整齐有序的玉米长势旺盛。" 没想到这片撂荒了近十年的土地能重新种上庄稼。今年雨水充足,玉米长得好,秋收后能卖个好价钱!" 铧尖村党支部书记景博文看着满眼的绿,心里美滋滋的。

铧尖村的荒地利用,是兰州新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撂荒地,让 " 沉睡田 " 变 " 致富田 " 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兰州新区提出科学打造 1.2 万平方公里 " 陇中生态平原 " 区域治理思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整治、土地流转、生态修复治理等结合,强力推进复耕复种,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扎紧耕地保护 " 篱笆 ",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作物种植面积从 2016 年的 8.5 万亩增加到目前 20 万亩以上,近两年连续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兰州新区成立国有企业 " 土储银行 ",创新建立 " 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代建、统一运营维护 " 的建管运 " 三统一 " 模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经营由零散、低产向集约、高效转变,将传统漫灌、管灌模式改造为信息化高效节水生态灌溉模式,有效破解了土地 " 零碎化 " 问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灌溉高效节水,筑牢了粮食安全底线,同时有效改善了区域气候,兼顾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兰州新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生态修复和农田综合整治相结合全面开展撂荒地整治,并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同步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实现耕地面积有新增、质量有提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编辑丨宗成贤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