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客融媒体记者 郭莉萍
8 月 4 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 七夕 " 节,家住裕东一社区的徐兆东和往常一样早上 5 点多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他要去白佛蔬菜综合市场买菜,为妻子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多年来日日如此。结婚以来,老两口没有过过这个浪漫的节日,但携手相伴 42 载的情意,都化在了日常一蔬一饭中,平淡生活中的相守最动人。
4 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裕东小区徐兆东家里,他和妻子还有小外孙正在翻看以前的老相册,祖孙三人有说有笑,场面甚是温馨。" 这是我们在洪洞大槐树的照片,那时候我还在部队 ……" 翻着老照片,徐兆东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那时他还在部队里服役,1979 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保定同乡马立华,俩人情投意合,1980 年喜结连理。当新婚的喜悦还未完全褪去,夫妻两人便开始了分隔两地的军婚生活。徐兆东在山西当兵,而马立华则回到了当时工作的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
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两人长期异地生活,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写信。真正的考验,是结婚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出生后,当时徐兆东一年只有一次为期半个月的探亲假,马立华一个人带着女儿住在单位几平米的单身宿舍。由于家里来人没地儿住,马立华一个人既要带孩子又得上班。她所在的运转班实行 " 三班倒 ",最煎熬的是上夜班," 深夜 12 点半上班,我每次要早早地把女儿弄醒先送去托儿所,她那么小,特别不忍心 ……" 马立华说着眼里泛起了泪花,可日子再苦再难她从未在信里提及,两个人写信总是报喜不报忧," 那个时候就每天盼着,女儿 4 岁时,他转业回石家庄我们一家三口才终于团聚!"
妻子的付出,徐兆东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不善言辞的他,把对妻子的所有爱意都落在了过日子的点点滴滴中:下班后积极分担家务;免不了吵架拌嘴时,主动 " 休战 " 出门消气,避免气头上 " 火上浇油 ";有争执主动承认错误 ……" 两口子想把日子过好,心要往一起使,就是要相互谦让、相互包容。" 徐兆东说。对于这句知易行难的话,马立华最能感同身受。记得七八年前她头部做手术住院,是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身体才很快恢复好。这几年丈夫几乎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平时会提醒她多锻炼,陪她散步,保护好身体。她喜欢旅游,丈夫全力支持,退休至今,去过九寨沟、长白山天池、张家界等不少景点。" 爱是一蔬一饭,平淡生活中的相守,"
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女儿和女婿也感情和睦,生活得十分幸福。说起婚姻相守的 " 秘诀 ",老两口爽朗地笑道," 少说多做,两个人过日子要有共同的目标,这样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