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 12 时,兰州市室外温度已经飙升至 37 摄氏度。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供应车间洗涤厂内,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走进了 " 桑拿房 "。8 台滚筒洗衣机不停运转,洗涤工们费力地将洗好绞在一起的床单扯出、抖开,展平后再放入蒸汽弥漫的熨烫机进行熨烫,工人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 " 粘 " 在了身上,此时设备周围的温度高达 52 摄氏度。
" 我们洗涤厂用的这套设备叫洗涤龙,有 16 个仓,包含了洗涤、消毒、烘干、打包等功能,今年暑运期间平均每天能洗 5 万件被具。" 供应车间主任杨贵平站在喷发热气的烘干机旁一边擦汗一边介绍道," 疫情时期为了保证卧具的消毒质量,我们特意提高了一倍的消毒液浓度,提高了洗涤水温,延长了清洗时间,虽然成本增加了,工作量大了,但这样洗出来的卧具旅客用着放心。"
不远处,站在熨烫机旁的王洪生和搭档吕卫明默契地配合着,提、拽、铺、放 …… 短短 10 分钟,他们就把一车洗涤干净的被套放进了熨烫机,经过自动折叠,变成了一个个整齐的 " 方墩 ",通过传送带传送到打包处。
即便工作服已被汗水湿透,职工们仍戴着口罩、防护帽、手套,维修工杨明更是围在充斥着热浪的机器旁作业。" 这个设备叫空压机,它专门为洗涤龙供压,我们得随时查看运转情况,不能让机器有任何‘闪失’。" 在酷热难耐的工具间内,杨明每天要待够 3 个小时,脖子上一直挂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时不时擦擦头上、脸上的汗珠。
中午工人们有 1 小时的休息时间,但都是匆匆吃完饭就接着干活。墙边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容量两升的 " 巨无霸 " 水杯。" 职工们每天要喝不少水,夏天天气热,单位还专门熬了绿豆汤,每天发矿泉水,为我们解暑降温。" 杨贵平介绍道。中午 13 时,清洗干净的 15 节车厢备用卧具已经 " 排队 " 等候在兰州客整所车库的 K228/7 次列车门口,此时车厢内温度已达到 41 摄氏度。拖、拽、抱、叠、数、分 ……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汗流浃背的王风台将列车换下的卧具清点、分类、交接给保洁。
王风台是兰州客运段广州车队看车乙组的班长,主要负责库停期间列车上的设施设备安全、卧具备品整理、车体卫生清理等工作,通俗来讲就是 " 看车人 "。接下来的 20 分钟,王风台和同事们要将接收的所有干净卧具整理到车厢内。据王风台介绍,K228/7 次列车每天早上 8 时 46 分到达兰州站,旅客下车完毕后,列车在 9 时 30 分左右开往客整所车库停放。库停期间王风台和其他 3 名看车人员要往返多次巡检、整备卧具,检查车厢安全设施设备和 " 防疫备品 " 是否齐全,还要对全部车厢进行消杀,保证卧具干净平整、车体卫生清洁。" 为了保证库内检修人员作业安全,列车驶入车库后将无法再供电,所以断电后的车厢又闷又热,我们只要干活就一身汗,衣服贴在身上总也干不了。" 王风台的衣服已经湿透,头发上、脸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18 时,王风台和同事们已在被烈日晒成 " 烤箱 " 的车厢内工作了 10 个小时。" 看车是保障停留列车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虽然辛苦,但是保障了每趟车平稳出库,值了!" 王风台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邬凡 姜雨杉 冯苗苗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