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你见过长着毛的恐龙吗?你知道远古鱼类是如何进化的吗?你思考过地球生命从无到有,哪种生物贡献最大吗?…… 历时三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冯伟民博士创作的科普图书《进化史诗 16 讲》近期出版面世。该书聚焦地球生命演化史上 16 个重要主题,带领读者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
△冯伟民
聚焦 16 大主题
带领读者一窥生物进化全貌
冯伟民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博物馆科学教育与传播工作。他努力用科普为古生物注入 " 灵魂 ",代表作品有《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远古的辉煌:生物大辐射》《恐龙化石密码》等。
其中,由冯伟民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多位专家合著的大型科普读物《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在《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这本书里,我们按地质年代顺序讲述了近 40 亿年的地球生命故事,从生命起源一直到人类出现,系统阐述了生命进化的全过程。" 冯伟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与之不同,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进化史诗 16 讲》选择聚焦于最有意义的或最有吸引力的 16 个主题。
这 16 个主题包括大氧化、动物起源之谜、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辉煌、有颌了、迈向大陆、飞向蓝天、大灭绝、三叠纪复苏、海洋怪兽、恐龙传奇、揭秘昆虫、花海探秘、绝境兴起的哺乳类、大漂移和明星登场。内容涵盖生物演化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如大氧化事件,生物登陆事件等)和重要的生物类群(如无脊椎动物类群、哺乳类动物等)。
翻开《进化史诗 16 讲》,壮观又神秘的生物进化史犹如一幅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每一讲的内容都自成一体,配以细腻精彩的讲述以及精美动人的插图,带领读者感受演化的无穷魅力。
△《有颌了》章节
蝙蝠竟有这些神奇作用?
书中满满的干货,刷新认知
" 这本书针对青少年,语言比较生动,但是里面的内容成人也适合看。" 冯伟民说,他希望帮助读者了解生命长河中一些重大具体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地球作为生命的摇篮,是宇宙中一颗神奇的行星,物种更迭,逐步演化。《进化史诗 16 讲》系统讲述了鱼类、昆虫、植物、哺乳动物、恐龙等生物的演化历程,展示了不同物种演化交替之间的奇妙联系,帮助青少年更加全面地认识古生物,从而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兴趣。
"2007 年以来,中国南方发现了一系列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云南曲靖潇湘脊椎动物群的惊世发现,带来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比如在《有颌了》这一章,冯伟民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鱼类颌骨形成之谜及其重大意义。
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鱼类不可能直接变为爬行动物。" 潇湘脊椎动物群是一批生活在距今约 4.2 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它们是‘从鱼到人’演化过程中相对古老的环节。在这一时期,鱼的膜质下颌出现了,这也是人类延续至今最重要的身体构造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人类能拥有漂亮的脸型,是因为我们的嘴巴有上下颌。追溯起来,得益于 4 亿多年前那些 " 披甲戴盔 " 的盔甲鱼,进化出了颌骨。
类似这样的看似完全不同的物种之间的奇妙联系的故事和案例,在书中不胜枚举。
" 蝙蝠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对维系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飞向蓝天》这一章,冯伟民以进化思维解读蝙蝠在自然界的位置与价值,颠覆人们认知。比如,蝙蝠可以帮助世界上的许多水果授粉,包括香蕉、桃子、番石榴等。每年有 500 多种不同类型的热带植物通过蝙蝠授粉;蝙蝠的粪便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中药材 ……
△冯伟民在 B 站开通了账号,传播古生物知识
揭示地球演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引导青少年用进化思维思考
该书中 16 讲的主题各自独立,但彼此又是相关联的。每一讲以故事带入,以问题推进,按照科学的逻辑层层推进,使读者获得生命演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将每一事件或生物类群都与环境相关联,揭示地球演变与生命进化两者之间存在的复杂又深奥的关联。
冯伟民举例说," 比如大氧化事件,听着感觉好像是自然界的一个事件。实际上,生物的演化对大氧化事件的形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原核生物之一,蓝藻可以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这些氧气散逸到海洋乃至大气中,历经亿万年的过程,最终引发了大氧化事件的产生。同时,随着地球有氧环境的形成,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起源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类就属于真核生物。"
长期以来,冯伟民积极引领广大青少年进入缤纷的古生物世界,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古生物科普使者。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给科普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今年,冯伟民还在 B 站开通了账号。目前他的粉丝数已经突破 1 万,其中一个视频的播放量更是超过了 7.6 万。此外,他还在视频平台每周进行一次线上直播讲座,参与人数最高的一次达到 90 多万人。
冯伟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他计划再出版几本科普图书,并且在科研之余持续推进科普宣传工作。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