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采访视频刷屏了全世界的社交网络。
视频中,一位老先生中气十足,反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记者:"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当后者不依不饶,他还告诫对面:" 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读书读得还不够。去读读书吧!"
这位耿直且帅气的 " 老大爷 " 圈粉无数,获得了无数网友的隔空表白。
他是传奇摇滚乐队平克 · 弗洛伊德的创始人之一,英国著名的音乐人罗格 · 沃特斯。
中国乐迷还为他取了一个接地气的爱称—— " 水爷 "。
纵观 " 水爷 " 过往,你会发现,这个人不仅 " 侠骨柔肠 ",而且 " 博闻强识 ",对中国文化,也流露出相当的热爱。
他尤其喜欢中国的古诗词,杜牧、李商隐、李贺 …… 都被写进了他的歌里。
这段奇缘,我们从头开始讲起。
伦敦街头的易经八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街头车水马龙。复古质感的街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气息。
伦敦西敏市圣约翰伍德的阿比路 3 号的一间录音棚,几个初出茅庐大学生,见到了誉满世界的 " 披头士 "。
这就是成立之初的平克 · 弗洛伊德。
彼时,他们还没什么知名度,做的音乐充斥着前卫与实验,未来在什么方向还不明晰。
于是,他们拿上《易经》卜了一卦。
确实,这太奇怪了,太不 " 英国 " 了。可根据卦象显示,坤上震下,这是第二十四卦地雷复,含通达之意。
他们把这一卦象写进了第一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取名就叫 "Chapter 24"。
风琴缓缓奏响,乐队将《易经》中的意象融会,日落日升,潮涨潮落,给人以内心安定的力量。
在管弦与反复吟唱中,付诸对未来的希望。
"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陶醉于古老的东方哲学,他们走向风靡世界的第一步。
传奇摇滚里的中国唐诗
因为一本叫《晚唐诗选》的书," 水爷 " 与中国的诗词不期而遇。
这本书的编者是著名的英国汉学家葛瑞汉(A. C. Graham),他以西方人的眼光,充满哲学意味的翻译,精选了数位唐代诗人的佳作。
这些唯美又充满禅机的诗句,一下就击中了水爷的内心。
1968 年 6 月,Pink Floyd 发行了第二张唱片《A Saucerful Of Secrets》。
于是全世界的摇滚乐迷,都能在专辑里这首名为《Set The Controls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的传奇名曲中,感受来自古代中国诗人的爱与哀愁。
在 " 水爷 " 弹着贝斯的低吟中,你能感受到杜牧 " 多少绿荷相倚恨 " 的伤感——英文歌词:Lotus's lean on each other in union;
也能感受到李贺 " 公看呵壁书问天 " 的悲愤——英文歌词:Who is the man who arrives at the wall? Making the shape of his questions at asking。
他最常致敬的,其实是李商隐。他歌唱 " 暂见夜阑干 " 的失意——英文歌词:little by little the night turns around;
他歌唱 " 撼晓几多枝 " 的自赏——英文歌词:countless the twigs which tremble in dawn;
他还将 " 一寸相思一寸灰 " 的幻灭诉诸笔下——英文歌词:Morning to birth is born into shadow,Love is the shadow that ripens the wine。
这首由 " 水爷 " 创作的摇滚名曲,可以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充满诗性与思辨的风格。
听完之后,你便会了解传奇的平克 · 弗洛伊德,为什么能写出《月之暗面》和《迷墙》等等一系列作品。
而这些作品,又为何会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灵魂史诗。
仗义执言中的沉郁顿挫
2020 年,被一部名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国外纪录片横空出世。
纪录片 " 探路人 " 迈克尔 · 伍德主持,指环王甘道夫扮演者伊恩 · 麦克莱恩献声。一群老外,声情并茂地演绎出,他们心中的杜甫。
迈克尔 · 伍德说,杜甫影响的,除了东方的诗歌,还有西方的现代派艺术家,以及平克 · 弗洛伊德。
事实上,不管是 " 水爷 " 还是平克 · 弗洛伊德,作品里确实会流露出杜诗中心系苍生的沉郁顿挫。
过了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忙碌,开演唱会、拍电影,他还将热爱摇滚的残障人士组织起来,悉心指导,让他们勇敢表达自我。
曾经有记者问 " 水爷 ",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他回答:" 太阳。"
此时,他脸上的表情,大概和写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 的杜甫,一样。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视频 | 现代快报 + 见习记者 刘晓琪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