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8-10
七旬老汉自制工具电蚯蚓,不慎触电身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时捷 记者 严君臣)近年来,随着蚯蚓收购价格的升高,不少人使用电蚯蚓仪,在农村地区采取电击方式大量捕捉野生蚯蚓。8 月 10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家住南通如皋的一名老汉自制工具电蚯蚓,却不慎触电身亡。

据了解,蚯蚓没有呼吸器官,通过体表分布的微血管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在下雨天时,土壤里溶氧量减少,蚯蚓便会爬到地面上来。此外,蚯蚓的表皮还对电流比较敏感,电流会抑制蚯蚓对外气体交换,从而将其从土壤之中驱赶出来。为了赚点 " 外快 ",不少人就动起了心思。

家住如皋市某村的七旬老汉李某,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几年前,李老汉家临近一农户在家中设立了蚯蚓收购点,附近的村民纷纷在田间地头电捕蚯蚓,卖到收购点换点 " 零花钱 "。李老汉看到后也动了心,利用电瓶、逆变器等工具自制了电蚯蚓仪。

2022 年 4 月,李老汉在田间电捕蚯蚓时,因操作不慎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如皋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了解到李老汉因电蚯蚓身亡的信息后,对农村电捕蚯蚓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发现全市各乡镇都存在电捕蚯蚓现象,而且已经形成 " 捕捉 - 收购 - 加工 - 再销售 " 的 " 一条龙 " 非法经营链条,捕捉的蚯蚓数量巨大。

同时,检察官还通过 " 益心为公 " 检察云平台,向平台志愿者中的农业专家咨询,了解到使用电击的方式捕捉蚯蚓,会使土地板结化加剧,土壤肥力发生退化,给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生产专家认为电蚯蚓仪没有国家安全标准,缺少有效的保护装置,如操作不慎,其产生的电流足以使人致伤致残。

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以及专家的意见,检察机关经综合研判认为,目前全市农村电捕蚯蚓现象较为普遍,且有逐步泛滥的势头,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破坏,还伴生着较大的公共安全风险。

2022 年 6 月,该院经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磋商后,分别向上述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作联动,综合治理电捕蚯蚓问题。同时,该院还发动全市 " 网格员 " 加大对电捕蚯蚓危害的宣传力度,及时制止、上报电捕蚯蚓行为。

近日,根据检察机关回访调查、" 网格员 " 反馈信息,全市捕捉、售卖野生蚯蚓等行为较以往大幅较少,滥捕蚯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身亡 检察机关 检察官 生态环境 国家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