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方振作 邱欣泽 记者 王菲 / 文 王焱 / 摄)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8 月 10 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从 " 勇当排头兵 奋进向未来 " 盐城市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市水利系统积极践行 " 十六字 " 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建设,治水兴水掀起新热潮,水利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加大水利投入,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档升级。多层级、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215 亿元。该市地方水利建设投入连年大幅增长,川东港、新洋港、黄河故道等一大批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建成见效。按照水利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 7 月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目标,迅速成立盐城市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项目法人,确保工程批复即招标,开标即开工。7 月 30 日,举行开工动员会,张家河闸站顺利开工建设。全面展开里下河洼地治理,沿海水利四卯酉闸下移工程投入使用,滨海、射阳等地新建一批海堤防护保滩工程,有效缓解海岸侵蚀。
坚持科学防灾减灾,水旱灾害防御取得胜利。该市防汛抗旱实现 " 六连安 ",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 " 全省防汛抗洪工作先进集体 "。通过防、引、调、排、御等水利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市无洪涝死亡、无工程出险、无水旱灾害。2017-2021 年,该市共调引境外来水 594 亿方,沿海 " 四大港闸 " 开闸 6182 潮次、排水 566 亿方。坚持 " 大引大排大调度 ",调整优化 " 两市(市域、市区)三生(生产、生活、生态)" 引调水工作,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积极践行生态理念,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成效斐然。该市被省政府表彰为 " 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地方 "。高规格召开全市万人河长大会、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暨 " 两违 " 专项整治推进会,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高效运行,7974 名河长累计巡河 130 余万次。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推动水环境生态治理,建成水美乡村 141 个。2021 年高标准创建幸福河湖 22 条,并全省首家通过省河湖长制研究院评价认定。
落实最严格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水资源保障能力。该市 " 十三五 "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获省通报表扬。强化水资源 " 双控 " 管理,至 2021 年底,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 45.76 亿方,地下水水位稳步回升,超红线区域全面取消。" 十三五 " 期间,全市万元 GDP 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 2015 年下降 31%、36% 以上。高分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市 18 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乡镇区域供水水源地全部完成达标建设。
夯实基础服务三农,水富民效益凸显。围绕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重点实施了灌区改造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农村河道疏浚等建设项目。截至 2021 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95%,旱涝保收田占 85.3%,节水灌溉面积占 61.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 0.637。全省首家开展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累计建成县乡生态河道 5148 公里,总长度全省第一。率先启动实施村庄河塘整治,疏浚整治村庄河塘 5380 条,建成村级生态河道 400 条。大中型灌区灌排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建成大型灌区 5 个,中型灌区 40 个,覆盖耕地面积 769.98 万亩。
勇担使命,水利行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深化水利改革,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率先推行洪水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建立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 模式;实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累计完成改革面积 920 万亩。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 " 代建制 ",建立县级质监、安监机构。强化工程监管,全市创成国家级水管单位 2 个、省级 40 个,查办水事案件 764 件,整治涉河违法占用 2658 处,收回被占河湖管理范围约 950 万平方米。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