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夕阳下,湿地映射出金黄灿烂的光芒,鸟儿成群地归巢,麋鹿悠闲漫步在海岸边。8 月 4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东台条子泥湿地感受到了 " 东方湿地、黄海明珠 " 盐城的静谧一幕,除了欣赏到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也记录了这座滨海之城在 " 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新征程上的作为。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8 月 9 日,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召开,提出建设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为重点,充分展现 " 国际湿地、沿海绿城 " 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东台条子泥湿地
擘画独具特色的 " 最美海岸线 "
一进入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成片成片的绿色便接连不断地冲入记者眼帘。
" 黄海森林公园总面积 6.8 万亩,森林覆盖率超 85%,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 4500 个 /cm³,PM2.5 常年在 8μg/m³ 以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见的未被污染的海滨胜地。" 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崔静向记者介绍道。
这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森林氧吧。信步在高耸入云的水杉林间,游客会不自禁地大口呼吸,泥土清新的气味伴随着草木繁花的香气,让其流连忘返。
" 我们坚持保护性利用原则,以森林生态、海滨风情为特色,发展湿地观光、生态体验、养生康体、运动健身、商务会展等休闲度假等服务,先后建成木育森林、小火车、森林之眼瞭望塔等一批特色景观和配套设施。" 崔静说。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园内,翠绿草坪上支起了许多露营帐篷,配备有现代化设施的小木屋点缀于森林之中,还有丰富的集装箱美食区满足游客的用餐需求,科普体验馆成为儿童探索的乐园 ......
近年来,盐城沿海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大大改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 14 处、全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被 2021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评审为 "100+ 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
在东台条子泥,麋鹿、丹顶鹤、勺嘴鹬是 " 湿地吉祥三宝 ",也是大自然给予盐城的宝贵财富。" 这里有着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400 多种候鸟,还有近 600 多头野生麋鹿。今年的麋鹿争霸刚刚结束,预计秋天我们会迎来一批麋鹿幼崽。" 条子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游客在条子泥用望远镜观察候鸟。 王鸿盛 摄
条子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而闻名于世界,其中条子泥 720 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可谓是候鸟们的 " 五星级家园 "。据悉,世界上仅存约 600 只、有 " 鸟中大熊猫 " 之称的勺嘴鹬,近一半到条子泥觅食、换羽。
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勾凤诚表示,盐城将加快提升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中华麋鹿园和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等景区品质,以风景路串联沿海风情特色景点,打造具有盐城特色、彰显滨海风貌的生态 " 最美海岸线 "。
数字技术赋能工业 " 提效增绿 "
" 我们今年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帮助一家苏州的企业成功对接一批铝合金部件年产 300 万件的订单,预计订单额达 2 亿多元。" 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纪红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 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选题,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 " 智创中心 ")正是迎合了这样的需求而诞生的。作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创中心专业提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领域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咨询规划、工程交付、实操培训、测试认证等服务。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智创中心," 智能 " 是这里最亮眼的特色:工业视觉的 AI 检测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检测产品,节省大量的人工;智能刀具柜可以实现人与刀的自动绑定,实现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帮助企业减少 30% 成本。
" 我们曾帮助一家齿轮企业,对企业车间进行了改造,之前一个车间需要 50-60 人,配套了自动化设备和工业 APP 后,员工数下降到 15 人左右。企业的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办公室电脑或手机端实时了解车间状况。" 纪红分享道,这次改造帮助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实现了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智创中心已帮助 140 多家企业四星级上云、500 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量正在不断变大。纪红表示,一方面,企业领头人对于数字化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不敢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想转但却缺乏支撑其转型的人才,所以不能转。
为此,今年上半年,智创中心开设了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高层必修课 " 空中课堂、智能制造成熟度培训班、" 登瀛数匠 " 数字化人才训练营,数字知识科普等课程,同时派出专家小组支撑盐城各县市区工信部门开展相关公益培训达 10 多场次。
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发展鲜明底色
外资已成为盐城经济增长越来越强劲的要素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盐城进出口总额 108.7 亿美元、增长 44.7%,实际使用外资 10.5 亿美元,增长 29.2%。其中,作为 SK 集团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也是盐城有史以来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SKI 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备受瞩目。
近年来 , 中韩 ( 盐城 ) 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在盐城的对外开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韩国也已成为盐城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合作国。
新能源产业是盐城主导产业之一,已成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是盐城产业最有标识度的品牌特征之一。
其中,落户盐城的 SK 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是韩国 SK 集团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项目一期规划产能 27GWh,总投资约 20.1 亿美元 ,2021 年开票销售 32 亿元。二期项目规划年产能 30GWh,项目总投资 25.3 亿美元,2022 年 1 月 17 日正式开工建设,2023 年竣工投产。建成后预计年销售超 200 亿元,年纳税超 10 亿元。
据悉,未来五年,盐城计划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 10% 以上,到 2026 年突破 20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 10%,到 2026 年突破 220 亿美元。下一步,盐城将以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为龙头,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聚焦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挖掘开发区发展动能,着力打造境内对外合作新平台。
现代快报 + 见习记者 龙秋利 记者 熊平平 文 / 摄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